名媛搬到低垛坝时,厂里周边的自发农贸市场,已是很繁华了。不像小靖和小庐们刚到低垛坝时,这里只有寥寥几个农民,隔三差五地拧一些自己种的蔬菜,在家属区的路边上卖。不过,这里农民们卖的菜,品种虽然稀少,但因都是农民刚从地里采摘下来的,故,特别的新鲜,是真正的原生态蔬菜。
洪江厂刚搬到低垛坝时,之所以只有寥寥几个农民在这儿卖菜,是源于原先的航空仪表厂所赐。
航空仪表厂的人员少,购买力不强不说。还因该厂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什么生产任务。于是,仪表厂的职工们,闲来无事,便纷纷开辟起了第二职业。仪表厂职工们从事的第二职业,绝大多数,都是农副业。
在仪表厂里,工人们除了养鸡养鸭养鹅,有些勤劳的人家,还养了猪。另外,在仪表厂,几乎家家都开辟了很多自留地,连厂领导家里也概不例外(领导家里的地,多是由家属去伺候的,但时不时地,领导也会亲自下地劳作,领导和群众一样,也闲来无事啊)。
仪表厂的工人,因没有活干。他们上班时,只需去点个卯,便可下班回家了。有时有人,干脆连点卯的程式,都免了。根本就不进厂里了。
由于上班时,工人们没有干过活。于是,下班回到家里的工人们,便将全身心的干劲,都投入到了农副产业的生产当中去了。厂里职工自家自留地里种的蔬菜,因工人们过于精心地伺弄,其长相,比农民种的菜的长相,还要丰满娇艳欲滴。
就这样,仪表厂职工们自家种的菜,完全达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地步了。有些勤劳的人家,开垦的自留地多,他们种出的蔬菜,自家吃不了,甚至还拿到柴砦镇上去卖呢。
由是,仪表厂人还怎么会去买农民的菜呢?因此,农民也不会到仪表厂来卖菜。家属区里稀稀拉拉地几个卖菜的农民,都是顺道途经此路的农民。
洪江厂新建的家属楼盖好后,厂里很多家庭的家属,也随着单位陆陆续续地,迁了过来。如此,洪江厂家属区的人数大涨。
洪江厂搬到低垛坝时,仪表厂绝大多数的工人,都还没走。他们虽然随着洪江厂的工人,一同上下着班,但他们的自留地,还是保留着的。这也就是说,洪江厂人来到在此地,是没有自留地可种的。这也就意味着,洪江厂人吃菜,必须靠附近的农民来提供。由是,每到下班时,路边几个农民的菜,不一会儿便被洪江厂众人,一抢而光啦。
因卖菜的农民太少,洪江厂职工到了星期天,便只得跑到离厂里最近的柴砦镇上去,赶场。
临县的柴砦镇,是一个很大的集镇,也是离洪江厂最近的一个集镇。
临县有贵航基地的大约十个工厂。
不过,这十个厂,虽同处一县,但因这些厂均是按照三线建设时期“山、散、洞”的标准所建,故厂与厂之间,也是相距遥远。这些厂之间的距离,多有十公里地以上,且都处在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
洪江厂与离得最近的东西向的两个厂之间的距离,就各有十公里远以上的路程。
洪江厂之前在响水坝地区时,仅有自家一个厂,孤零零地坐落在大山深处里,距离相邻最近的临县的另一个同样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厂,有100公里以上的距离。当然,其实洪江厂与该厂的直线距离,商不足五十公里。只是,因那里的公路,上上下下、曲里拐弯地弯弯绕了之后,洪江厂与该厂之间的距离,生生地被拉长了一倍以上。
洪江厂来到低垛坝后,洪江厂和其附近的这些厂,相距只有十多公里了。最重要的是,对洪江厂人来说,现在,自己的厂,不再孤独寂寞了,他们现在有了很多的邻居了,业已算得是在相对比较集中成片的区域里了。
柴砦镇因地处这十个厂之间,这些厂里的工人们,到了周末,都喜欢到这里来赶场。于是,柴砦镇的集市,便成了一个大集市,而柴砦镇,也因此成了临县最大的一个集镇。
洪江厂搬迁到低垛坝时,厂里便下文,职工和家属,不得再种自留地。
洪江厂职工,向来对厂里的规定,都是坚决执行,完全照办的。于是,职工们便不再种自留地了。
这样一来,洪江厂工人,就只能买菜了。
洪江厂搬到低剁坝后,低剁坝因了洪江厂人的买菜,卖菜的人,便渐渐地多了起来。
按照市场规律所说:有需求,就必然有供给。低垛坝菜市场,因有了洪江厂人买方的需求,当地农民见有钱可赚,且不再需要挑着沉甸甸的担子,跑那么大老远的路了,自是便开始种菜来卖了。于是,洪江厂家属区里的自由市场,也便形成了。
每天中午和下午下班后,工人们便在下班时,夫妇二人分工,一人赶回家做饭,另一人则顺路买些菜,再回家。
洪江厂人因在响水坝时,吃惯了鸡和鸡蛋。起初厂家属区里的自由市场,很少有鸡和鸡蛋卖,皆因之前的仪表厂工人,因为在厂里无事可做,于是,他们除了种自留地,自产自销外,闲来无事时,各家还养了大堆的鸡鸭。所以,这里的农民当然不会再将鸡呀鸭呀,鸡蛋啦,鸭蛋啦,等等,拧来卖了。
怎奈,洪江厂人大多都来自于以吃货闻名的地儿,比如南京,比如广东。是以,洪江厂人多也俱是一众吃货们。吃货们到了缺吃少吃的低垛坝后,他们像刚到响水坝时一样,又充分发挥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入到农村深处,跑到当地的农民家里面去,恳求农民兄弟(这时的洪江厂人,又将农民认作是自己的兄弟了,真是一众超级现实的老大哥啊),将家里的鸡和鸭,以及它们的产物——蛋,卖给自己。
洪江厂人为了吃,那种不怕苦和不怕累的精神,终于深深地感动了当地的农民兄弟。
当地的农民兄弟,除了被感动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洪江厂人吃了鸡鸭,以及鸡鸭们的蛋类,是要付钱的。农民们见有钱可赚,自然便增加了鸡鸭饲养的数量,同时也大大地增加了猪的饲养数量。因为,猪肉比之鸡鸭蛋类,更是洪江厂人少不了的食物了。
于是,当地农户家里猪的饲养量,自也是大大地增加了。这其中,鸡鸭饲养量的增加,主要是以母性为主。因为,要一并将它们增加的蛋类,一起卖了。而猪的饲养量的增加,则是以公性为主,因母猪不会下蛋呐,且母猪肉一般人都不会去吃。洪江厂人也不例外,不吃母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