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仁到新厂区时,已是小庐小婧到新厂区,一年后了。洪江厂为了解决职工的住宿问题,已抓紧修建了三栋四层楼的家属楼。
郑胜仁来到新厂区后,凭籍着工龄和资历的优势,很顺利地分配到了一套房子。
郑胜仁分到了房子后,小庐和小靖自然便搬回家住了。
因厂里的单身宿舍,住宿实是太紧张了。连单身职工都住不下,那里还能让家属子弟去挤占呢?洪江厂一向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家属子女一般情况下,不能安排住进单身宿舍。除非家庭成员太多,譬如,三代同堂的多子女家庭(因洪江厂之前的住房,最大的大套间,也只有三室一厨,家里都没有厕所。厕所只有公共厕所),因家里的儿女长大后,男孩女孩不能再住在同一间房间里了,必须分屋睡。这种情形的家庭的孩子,才有资格入住单身宿舍。
郑胜仁家里的条件,自是达不到厂里上述规定的标准了。于是乎,小庐和小婧那美好的、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赛神仙般的单身生活,就此画上了句号。
1983年八月,洪江厂全部搬迁工作,完毕。
名媛所在的单位,是最后一批离开响水坝老厂区的单位。
名媛来到新厂区后,洪江厂的家属区,也全部修建完工了。
新的家属楼都完工后,郑胜仁家又搬了一次家,搬到了新建的家属区里。
洪江厂新家属区,没有村名。洪江厂人一说起,就说某某家住在新家属区,后来,干脆将新家属区简称为新区。
洪江厂原先的两个老家属区,厂区左边的家属区,叫做红楼。这是因为该家属区的楼房,都是红砖砌就的,原仪表厂人便将其叫做红楼。
厂区右边的家属区,则没有村名。这个小区虽也是红砖房,但因这个小区只有区区的三栋两层楼的楼房,故仪表厂人便懒得给其取名了。该小区因地处厂医院后面,大家便将其直接称呼为“医院后面的”家属区。有时为了省事,大家便简称其为医院后面的。
“医院后面的”家属区,听这名号就很不入流。洪江厂人若非得以,也是不愿意住在那里的。不过,洪江厂没有人家愿住该小区,更主要的原因,是因“医院后面的”家属区,隔着围墙,就是厂里的锅炉房。住在那里的人家,一年四季处在黑烟灰的飘流之下,从来都不敢敞亮着打开门和窗户。
有时,有那不是洪江厂的人,打听居住在该小区的人家时,听了好心人告知的在“医院后面”,完全不知所以然。不知这“医院后面”,说的是何物?
可见,人起名字要有讲究,给家属区起的名字,那也是有讲究的。当然,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还是居住的环境来决定的。你像医院后面的家属区,人们干脆连名字都懒得起呢。
洪江厂新家属区的对面,还有一只有三幢三层楼的红砖楼房。这几栋房子早先不属于原航空仪表厂,是一家早于航空仪表厂破产的另一个更小的小厂的房子。这个家属区,便以该厂的厂名代号称之,叫做二五三。洪江厂搬来后,将二五三小区的房子,也一并笑纳了。如此,洪江厂其实是有了四个家属区了。
洪江厂新家属区,离邻县地界只有不足100米远的地方。
新区是将一座小山包平整了后,建成的。新区是洪江厂最大的家属区,有二十几栋房子。这二十几栋房子,分列在上下三级平地上。最上面一级平地上,有两排家属楼;中间一快平地,是一个广场;最下一级平地,又是一排家属楼。新区的模式,有些仿若老厂区红卫村的模式。
新区原先的小山包,是枪毙犯人的刑场。在新区没有建成前,这里甚是荒凉恐怖。
洪江厂在这里盖了几十栋楼房,厂里的职工一多半都住在这里。居住在新区里的洪江厂职工家属们,带来了旺盛的人气。旺盛的人气,将牛鬼蛇神的亡灵,全部压制住了。所以,村里倒也从未闹过什么妖魔鬼怪的事件。
不过,新区里的风声,却是特别的大。
每当春天来临时,那“呜~~呜~”的风声,比警车的警铃声还要响几倍。警车的警铃声,一般都是随着警车的风驰电闪,“倏忽”一下,便呼啸而去了。可是这里的呼啸山风,却是绵延不断地响着,连绵地不绝于耳。
尤其是到了夜晚,山里的冷热空气就很爽啊!至于后面补不补班的事,另说吧(因即使不补班,他们也是经常要加班的)。先把因闪电打雷导致失眠的瞌睡补上,才是王道。其他神马补不补班的事,管他嘞!
若是打雷闪电在下班前一个小时的时间到来,工人们是最为欢迎的(当然,得把电给打熄喽)。因只提前一个小时下班,厂里不好意思要求大家补班啊。这一个小时,是工人们纯纯粹粹赚到的休息时间。
当然,这个时间段停电了,工人们只是停工了,但人还是得坚守在单位里。并不是他们不想下班回家。而是因雨下的太大了,大家没办法回家。就算有人有伞,也没人敢在这么大的大雨中,冒险跑回去。因即使是撑着伞,这么高强度的闪电打雷,那小小的雨伞,岂能抵挡得住强大的闪电雷击啊?在这种情形下冲进雨幕中去,万一雷电把自个给劈死了(当地人畜被雷击死的事件,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的),那这一个小时的休息,可就变成永久的休息了,那可就不好玩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