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1 / 1)

佛主说:阿难,又如你已明白的,舌头以味道为缘,而产生舌识,这个舌识是从舌头里生出以舌头为界别呢,还是以味道里生出,以味道为界别?

阿难,如果舌识从舌头生出,那麽世间的一切,倒如甜的甘蔗,酸的乌梅,苦的黄连,咸的食盐,辛辣的桂皮等等,都没有味道,你自去尝你的舌头就行了,是甜是苦都在舌头里。如果舌头是苦的,谁又愿意去尝它呢?

舌头不愿意尝自己,又怎麽会有种种味道的知觉呢?

如果舌头没有苦味,也就没有其它种种味道,没有味道,那舌识的认知界别在哪里建立呢?

如果舌识生于味道,舌识自已就是味道,就和那舌根一样,那么舌识是不能自己尝到自己的,舌识又怎麽去知觉到有味道无味道呢?

另外,种种味道,并不是从一物里生出来,那麽,假若舌识从味而生,有多少味道,就应有多少舌识。如果只是一个舌识,这个舌识必定从多种味道中产生,那么,咸、淡、甜、辣等味道只能是混合的一种味道,没有什麽不同的味道了。既然没有分别差异,也就说不上认识,还说什麽舌头、味道、舌识的界别?

你的心识并不是凭空生出的,舌和味通过味觉细胞通过神经系统传导到脑中枢神经细胞建立区分,档案。

如果只知道舌和味,没有其他的医学分类,舌就不成舌,味也不成味,都没有自身本性,怎麽去建立舌识的界别区分呢?

所以应当知道,舌头以味道为伴,生出舌识界,这三处都是虚无。这就是说,舌头、味道,以及舌识界这三处,既不是因果,也不具备自然。

观音:佛主是唯物论大师,他说出心识并不是凭空生出的,舌头、味道,以及舌识界这三处,作为生命现象形成的大数概率论,随机论,偶然论等等解释而讲,从佛祖的虚无理论看,因果学说,有生就有灭,有来就又去。这三处虚无在历史的长河中的空性的,对的。

佛主接着讲:

阿难,又如你已经明白的,身体以触摸为缘,生出身识。这个身识是从身体生出,以身体为认识的界别对象呢,还是从触摸产生,以触摸为认识的界别对象?

阿难,如果身识从身体产生,就不会有触摸的有和无,但是没有触摸,那麽身识去认识什麽呢?

如果身识从触摸产生,那麽就不会以有身体作为认知对象,身体也就没有了。谁又能够没有身体却能知觉到触摸呢?

阿难,物质不能够去触摸也不能够去知觉,而只有身体能够知觉,是因有触摸。知觉到身体也就是知觉到触摸,知觉到触摸也就是知觉到身体。但是,触摸不是身体,身体不是触摸,身体和触摸两回事,(必须的加上神经系统传输到大脑中枢神经细胞)

原来并无自己安立的处所。

它们合在一起就是身体的实际感受,它们分开就和虚空并无二致。没有内触和外身的区别,中间界限怎样建立,没有中间界限,内触和外身都是空无,那麽,你的身识是以什麽为认识对象,凭什麽建立身识界?

所以应当知道,身体和触摸结缘,生身识界,但这三处都是无,这就是说身体、触摸,以及身识界这三处,既不是因缘和合而生,也不是自在自为。

观音:佛主又充分论述了人的实践性和脑细胞的身识性,的产生的辩证过程。这过程都是在错误中一次次探索,最终也没有穷尽真理,只是在黑暗的摸索中前进,这样的过程就如同在虚空中一样,一无所有。

佛主说:

阿难,又如你已经明白的,意根大脑细胞与意识对象结合,生出意识。这个意识是从意根脑细胞这里产生,以意根为界别,还是从意识对象产生,以外界为认识的界别?

阿难,如果意识是从意根产生,那麽你的意根通过所思所想而形成,如果没有所思所想的对象,意识就无从生出,离开了客观事物就无所意想,那么意识又有什么用处呢?

另外,你的认识之心和种种意想的分别性能,它们有时相合有时相异,相合于意根时它就是意根大脑细胞存储,那意识还能从哪里生出呢?

如果它们相异于意根,就应当没有意想的客观对象的生出。如果没有意想的对象,意识又从哪里生出?

如果有意想对象,也和意根相同。那麽意识对象和意根大脑细胞怎麽去划分开来呢?

不论认识之心与意根是相合还是相异,都不会是意识,没有意识,认识的界别从何建立?

如果意识从外界生出,那麽,世间种种活动,都离不开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景物,五种尘物相状分明,分别对应于眼、耳、鼻、舌、身这五官,它们都不是意根大脑细胞可以全部认识的。

你的意识依凭种种客观事物才能生出,那麽,现在你仔细观察,种种事物是什麽相状。

如果离开这种外界事物,如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等,你就是越过了这种实际,将一无所得。

所以,你的意识的产生,就是事物、空气、动、静等等万物的生起,你意识的灭去,就是色、空、动、静等万物的灭去。

如此说来,你的意识本是无自己产生的,只是种种客观事物出现时才有所识知。

你的意识并无自已的形状。没有意识的状态,其界别对象又从哪里建立呢?

所以应当知道,意根以客观事物为依托,产生意识界,这三处都是变化的。也就是说,意根大脑仪式细胞、外界事物,以及意识形态领域,既不是因缘和合,也不是自然。

观音佩服的想:佛主论述的到位呀!人就是历史的产物,就是客观事物一定时期的人的想法呀!

阿难对如来说:世尊啊!如来常常说到因缘和合,说世间一切事物的种种变化,都是地、人、水、风四大和合的显示和作用的缘故。如来现在又为什麽要摒弃因缘和合以及种种关于自然而然的说法呢?我实在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祈愿如来垂悯众生,为我们宣示不落偏见的道理和根本意义,使我们获得真正的佛法要义。

最新小说: 天医圣手 黄小龙宋雨茹 赵轻丹慕容霁 许若晴厉霆晟 药鼎仙途 元始不灭诀 两禽相悦 一女二三男事【完结】 神瞳医圣林奇江若晴 史上最狂老祖林天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