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园中趣事 > 第三十五章 知青后续:两支狼毫

第三十五章 知青后续:两支狼毫(1 / 1)

北陵公园是1643年建成的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1927年,奉天政府开辟的。人们一进公园,就能感觉到古老的传统建筑,楼殿威严,赑屃驮石碑、再看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

每当初春樱花盛开,公园里满园飘香;盛夏时荷花竞放,便柳浪闻莺;深秋则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寒冬却是银装素裹,苍松挺拔。纵观整个园林,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奇花异石,小桥流水,颇有江南之秀。而园内的建筑与景观巧妙结合,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其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

时光一过半个世纪,当年的知青已经退休。一天清晨,灰利到北陵公园附近的宠物市场闲逛,在摊位上看到许多有趣的宠物:有灰葵花鸟,蜥蜴、金鱼,蜈蚣,斗牛犬,金花鼠,还有茶宠如金蟾、貔貅等,其中鼠辈里以松鼠的品种居多,金花松鼠是小型松鼠之一,四肢略短,尾细长,尾毛短而蓬松,其背部有数以纵条花纹,尤为漂亮。细端详它,温柔、乖巧、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它身体矫健,敏捷、机警。最为特别、与众不同的是在那玲珑的玉脸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又大又靓。旁边人在说:这家伙白天善于在树上攀登、跳跃,蓬松的长尾起着平衡的作用。跳跃时用后肢支撑身体,尾巴伸直,一跃可达十多米远,灰利挺高兴。

市场里开始播放:林秋离作词,熊美玲谱曲的歌曲《宠物》:

梦是这样开始的

因为我象宠物又象礼物

我本来无一物

他开始倾诉

我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边听边看,精神为之清爽。这比在网游玩宠物游戏《轩辕变》更能消除孤寂,更有娱乐性。正这时我看到一个摊位摆着另类宠物,写毛笔字用的善涟、农耕,兰竹,还有就是绘画的叶筋等狼毫,品种很多。

灰利心想:那狼毫本来是黄鼠狼的“毫”即尾巴上的细毛。笔头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的。以东北产的鼠尾为最,称“北狼毫”、“关东辽尾”。但现在一般用牛尾。因为没那么多黄鼠狼了。这位卖毛笔的竟说自己的笔是上等的狼毫笔。

灰利说:目前真正的纯狼毫,基本已经没有了。成本太高,成批生产一般不可能,只有个别对毛笔要求比较高的人,有可能定做。一般价格比较高。何况狼毫原材料很难取得,制作真正意义上纯狼毫毛笔的工艺正在失传,真正的纯狼毫毛笔近乎绝迹,就是鼠须,原材料也比较不好搜集,那些紫毫应该是野生的雄性紫兔阴历九月份脊背上的毛,理所当然贵些。可很少遇见,

他见灰利似乎内行,就从箱底里拿出两只笔给她看。

但见笔通体象牙管,管身线刻八仙人物图,线内戗墨彩,上端刻仙台楼阁,隐现于云雾中。笔帽通体线刻“海屋添筹”图景。管顶端及笔帽上下端均镶嵌酱红色染象口。笔锋狼毫兰花式,毫直顺挺拔,刚力强。他说:狼毫特点是润滑而富有弹性,宜书宜画,以画为主。梁同书《笔史?狼毫》说:“笔有丰狐、蟓蛉、龙筋、虎仆及猩猩毛、狼豪(毫)。”这两只是以我国东北产的“关东辽毫”品质最佳。给有缘人,最低价1500元一支卖给你。

白居易在《紫毫笔赋》中叹曰:“千万毛中拣一毫。毫虽轻,抽毫立在白玉除。可见如实真品可价值连城。灰利心喜欢,还跟他又讲了一通价,以1200元兴高采烈买到手中,之后便把玩了几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金秋,我带着这两支狼毫,来到北陵公园里作画。还碰到了一位小知青。

灰利漫步在这座古老的昭陵里,陪伴着她的是漫漫数里的古松群。古松就有二千余棵,松龄达三百多年,它们摇曳挺拔,参天敝日。这些苍翠的陵松在金瓦红墙中构成昭陵又一壮丽景观,其中的“神树”、“凤凰树”、“夫妻树”、“姐妹树”、“龟树”等更是别具特色。就在这些古松翠柏中,还有很多松鼠祖祖辈辈的生活在这里。

松鼠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使用像长钩的爪和尾巴倒吊树枝上,还在树干和树杈间窜来跳去,它也会离开树上,来到地面,一会觅食,一会玩耍,无拘无束,好不自在。

灰利选一处古老的松树前取景,满地松枝上支好画架,主要景物是非常活泼,背上有5道黑纹的金花鼠,它坐在树枝上,面向朝阳,前肢抱着食物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尝,时而竖耳侧听,时而转动双眼环顾四周,举止滑稽,令人发笑。

灰利取出买的两支狼毫,便取景绘画。

不知什么时候,一位戴眼镜的老环卫工人在她后边站着看。灰利问他:我画的松鼠像不像?

环卫工人说:你得了解松鼠,它的嗅觉极为发达,它能准确无误地辨别松籽果仁的空实,凡是松塔尖上被松鼠放弃的种子都无种仁,虽然这种种子的外壳没有被咬开,松鼠还是一嗅便知。所以你得画好它的鼻子。

灰利问:你看前面的雌雄松鼠在谈情说爱,雄鼠摆动粗大尾巴在树冠上跳跃追逐雌鼠,雌鼠也是兴奋不已热烈相随。看他们几乎形影不离。

在林子里,松鼠是不是年年都很多?多到它们在我眼前都不走。可见松鼠生儿育女能力很强,它与别的啮齿动物一样,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点。也可能是这里天敌少,存活的多。一种是食肉类的猛禽,如紫貂、香鼬、青鼬、伶鼬、黄鼬等和猫头鹰、金雕等。另一种主要是喜鹊和乌鸦,它们在繁殖季节,对松鼠幼崽下手。前一种天敌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松鼠种群健康繁衍有好处,因为天敌所追捕到的大都是老、弱、病体。而后一种天敌则有害无益。尽管松鼠是鼠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由于它不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所以它仍然受到天敌的威胁。

环卫工人说:它的数量多少,是以冬季针叶树种子的多少为转移的;因为它的食物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主,在松果欠收的年份里,松鼠会转移到食物较多的地方觅食;而在食物丰富的年份,它会大量繁殖。松鼠这种随着食物丰歉来决定种群数量的行为,实在是技高一筹,北陵松鼠吃的有得是,不仅松子多,每天游园的人还拿东西喂它们,榛子、瓜子、向日葵、梨、苹果等什么都喂。它吃了满满一嘴的,撑的鼓鼓的,很滑稽。

所以有的会和人非常亲密,爬到饲主身上。松鼠也是对人非常温顺的小家伙,我们温柔地对待它们,这样它会对你死心塌地,绝对不会用牙齿伤害到你。当然它们会用牙齿轻轻地啃你的手指,和你玩耍,感觉会很痒痒,这是它对你友好的表示。

可也有少数见利忘义的人,很容易的抓到它们,松鼠皮历来为大宗野生毛皮之一,过去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松鼠皮可做皮衣、围巾、帽子,尾毛可制画笔等。他们用松鼠的尾巴作毛笔,一个大尾巴能作两只,在宠物市场当作高档狼毫卖。

灰利:我这两只笔,可是真正的狼毫,在宠物市场里买的。

环卫工人拿过来看了看说:这是松鼠尾巴毛,不是上等的狼毫。

灰利心里十分懊恼。正在这时,旁边传来啜泣之声,旁边的一个休闲椅子上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的夫人,体态富贵,衣着华丽,面带泪容。灰利大为少兴,大声说:要哭,离远点。在哪冒出来的?

女子说:我在哪哭,你管得着么?

环卫工人温暖的说: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树影婆娑。我和如此伤心。

女人焦虑的说:我儿子大学刚毕业不久,昨日出国去非洲工作,一去千万里,故伤心落泪。

灰利:有志青年啊!

女子躁狂的冲着她大声的喊着:你这个大傻子。同志家和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家,不出去工作,在家吃,在家玩。就我家孩子在冒险。

灰利心一惊,看她的情绪很激动。对儿子近乎偏执的爱和担心。她的精神很分裂,有点像一部改编自同名传记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美丽心灵》,内容是关于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以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传记是由西尔维雅?娜萨儿所撰写,以清新,详细且平易近人的叙述于1998年出版,电影则于2001年上映。据说,沈阳市精神分裂症患者有21.5万人,不能与人正常交往,神经过敏,对问题理解失控。或离群独处,不与旁人来往。

她的脸巴抹得红红的,神经上很在意别人对自己说什么。这样的患者对亲友可造成伤害。还多因受幻觉、妄想和意识障碍的影响,将对方当成敌人而采取的一种积极的“防御”手段。

灰利便态度180度大转弯小声的说:那是在国内找不找合适的工作。

女子又狂暴喊着:二十几年哺育培养,超过我生命价值的礼物,而且还都是这一个,弄坏了怎么办?

灰利:精神疾病治疗的根本在于针对精神疾病临床表现做正确诊断,对症治疗。但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心灵捕手》是一部由格斯?范?桑特于1997年导演的电影,故事发生地是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主要在多伦多取景拍摄。故事围绕在年轻人威尔一个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清洁工,却在高级数学方面有着过人天赋的叛逆天才。在教授西恩?麦奎尔和朋友查克的帮助下,威尔最终把心灵打开,消除了人际隔阂,并找回了自我和爱情。

灰利试着解释说:在非洲,中国公司,吃饭有厨师作,天黑就睡觉,怕什么?

环卫工人:现在情况变了,只有去非洲工作了,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发展速度变慢了。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已经发展完了,东南亚也没有什么好作的。

灰利:在中国,也有风险,在美国也是,孩子长大了,终究还是要飞出去的

女人说:他打了一次电话,我听出他的声音,身体爱透支。突然她歇斯底里的喊:孩子在外吃的,穿的都得自己动手,他还小,自己不会弄,吃不好,穿不好,睡不好,身体就透支,会得病。又那么远,我还去不了。她又哭了起来。

灰利知道她有妄想症,幻听幻觉的症状,担心孩子身体虚弱了。

环卫工人说:公园里的松鼠,被人喂的,一抓就到手。那些野生的,远远的看到人就跑了,有人想抓都抓不到。他们不靠人喂,自己找食吃。孩子就应该有这种能力。

你看被抓的松鼠,一只卖80元,一只松鼠尾作的狼毫能卖几百元。说着拿过来灰利的两支狼毫,端详了一会,说这就是松鼠尾巴作的。

灰利惊愕的张大了嘴巴。反驳说:不能吧!这是“品质最佳的关东辽毫。

环卫工说:那你看走眼了。他又对女人说:这松鼠就好比这些毕业的孩子。你在家养着他,好吃好喝,他的生存能力就差,出去闯荡就要受伤。如果孩子像那些野生的松鼠,知道如何吃住,逃离危险,就能在大自然中存活过来。孩子长大了,就该放手,他才有能力。尽管你现在失落了,孩子在将来给你无限的快乐。

这位母亲昨晚失眠了,神经衰弱又不哭了,反而破涕为笑的说:道理是这样。沉思了一小会,心疑的又哭了,说:他成功,就离开我,有什么用?他不成功,在我身边,还挺好!我们在一起生活。

环卫工说:每年都有一批松鼠被抓,第二年又繁殖一批,被人宠坏了,又被抓一批。这一茬茬如同每年毕业的学生,毕业就失业,还没有就业能力,家里宠着怕走向社会受屈,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作低智商,低技能的工作,低收益的工作。像我是的,退休老学者为了钱还在公园清扫卫生。

灰利说:孩子,都是好孩子。在外锻炼一两年,尤其是不同的公司闯荡,很快就适应这个社会。看你家庭条件挺好的,在国内对不好的工作“有业不就”、“不愿就”、“不屑就”。孩子在择业上不考虑自身实力,一味想找“好工作”的心态把自己逼到“没有工作”境地,所以只能去国外了。

女人又暴怒起来,抡起手提包就过来打。

灰利赶紧躲开,她知道:精神分裂症是由不同原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突出表现为精神活动的异常,该症的主要症状;有耳闻人语.猜疑.思维混乱.言语文字难以理解,情绪不稳定,欣快,忧愁,烦燥,兴奋,悲伤,紧张,恐怖,平淡,呆滞,健忘,冲动,睡眠障碍,饮食紊乱,**异常,闭门不出,不修边幅,行为退缩,孤独不群,不能有效工作学习,生活不能自理,人际关系紧张,不承认自已有病,拒绝看病和治疗,西医称之为世界难题。

精神疾病不易治愈且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去除心理因素,药物只是控制了某些疾病的症状,当遇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时又可能复发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达到根治.

她说:当前的就业和工作环境严峻。没有土地的农民一直都处于“失业”状态吗?更何况新开发区都是在农村开辟的。毕业就失业的学生大都是工农子弟。

灰利对环卫工说:《飞越疯人院》是美国电影历史上最经典的电影之一,被称为“影视表演的必修课”;曾获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五项大奖。据导演所讲,这部电影其实是从他由布拉格之春之后的铁幕捷克逃到美国的个人经历而改编的。这次经历,使他明白到任何的梦想的实现机会可能不高,但若连这个机会都放弃的话,这个梦想可实现的机会就只有零。而这种精神,也非常切合美国人一向提倡的美国精神。

孩子为什么跟你闹别扭,因为你不理解孩子,说出的话总是站在自己的利益和角度。你没有赞美他,歌颂他,与他同呼吸共命运。反而打击他,担心他,捆绑他。

女人平静的说:孩子现在也不听我的,我说什么,还跟我闹别扭。

环卫工:中国古语:父母在,不远游。要儿女别出远门,省得父母惦记,要理解父母的心情,让他高兴,你自己憋屈点。中国的传统思维。

灰利:自古又有忠孝不能两全。出去工作,尤其是出国工作,都是为了自己,但却是为国争光的一份子。也是为这个国家争气去了。

灰利心想:《疯女十八年》为知名台语电影,至今《疯女十八年》在随后常被翻拍重拍,并常被引用于精神方面疾病解释。《疯女十八年》的故事原型,来自台南西港地区,最早是被中华日报记者披露,指一名已婚女子,因丈夫抛弃而发疯,被关在佛寺内受虐。第一次将它搬上银幕的白克导演表示:“《疯女十八年》的素材,得自今年五月四日南部中华日报的一篇新闻特写:“十八年人间地狱”这篇报道写的极为出色,而更可贵的是全篇充满着人情味,试想:一个廿三岁的少妇在木笼中栉风沐雨,蟒蛇相侵而得以不死,整整被囚十八年,宁非惨绝人寰的悲剧?奇怪的是:在报纸没有发表以前,有人看见过这个疯妇的,却好像司空见惯,并未当做回事,及至照片和新闻大字刊载在报端的时候,才忽然“轰动”起来;后来,这个疯妇终于被救出来了,一位仁慈的救济院长接她住院治疗,许多“小人物”如下女,三轮车夫之流也都纷纷自动捐款慰问;这个社会是多么冷酷,同时又多么富有人情味,电影原是反映人生,这个可怜的疯女,不是最现实的电影故事吗?这位七十年代的小知青也疯了吗?”

可灰利老这样的想,竟怀疑自己是否有精神上的疾病。诶呀!是否社会本身就是病态的呢?

她把两支狼毫和画中大尾巴的松鼠送给了小知青,又说了几句好话,就走了。

最新小说: 战神狼王于枫 刘玥甄六兮寅肃_ 永恒武道 与君AA 慕安安宗政御 名门嫡姝 宋倾城郁庭川 至尊仙道 凤九儿战倾城 望门庶女(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