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园中趣事 > 第三十四章 知青聚会(二)

第三十四章 知青聚会(二)(1 / 1)

人的一生都有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那青春年华,风华正茂的年代,那艰苦的知青岁月,让这个时代的人久久不能忘怀。灰利和一群老三届的同学商议,老知青们联谊一次。没想到,反响热烈。北京的知青来了,上海的知青来了,北大荒插队的知青来了,大家聚在一起通宵达旦的说着生活的苦难,凭吊流逝青春的《蹉跎岁月》;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

真实、动人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大家决定去一趟故地,最后选在红太阳照边疆的地方。

绿皮客车拉着故人来了。看水稻成熟了,开镰收割,稻杆被割倒,下边的稻桩留在了地里。冬季到了,大雪将稻田覆盖,那金色的稻桩在白雪的衬托下更加金黄耀眼。

这是2011年冬,老知青来到海兰江畔的龙井市,。

朝鲜族的小伙子帮我们租一所公寓:那是延边农学院的宿舍。夜幕降临了,大家还没有睡意,反而愉快的交谈着……

灰利:很难想象大自然的无穷造化。在很多年前,这里一定是分布着茂密、暗绿的原始森林,在盆地四周山峦起伏,人迹稀少,动物踪迹较多,令人感到十分神秘。那时的冬季,雪松雾淞,可谓是人间奇景,美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可看朝鲜族人的生活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尽管吃狗肉、拌菜、泡菜、和冷面什么的。

北京知青:龙井原是满族的发祥地和龙兴之地,传说在一百多年前,这里是一马平川,因缺少饮水,住户寥寥无几,后来此地自天上掉下一条龙,就在龙掉落之处,出了一口井,井水清凉甘甜。此后,这里解决了饮水的困难,自1881年开始朝鲜移民大量迁来,四面八方的纷纷移居于此。

上海知青:听说:l921年由龙井市老头沟镇小箕村崔范头从朝鲜咸境南道带来六条接穗,嫁接在当地耐寒山梨砧木上,当时仅成活3棵,后经几代人的精心培植,不断选育,延边苹果梨是我国优良梨品种之一,

灰利:山坡上除了一些梨树。主要还是水稻。我沿江看着满山坡的稻桩,待我进入延吉市,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商场里略带伤感的韩国明星委婉的哀伤的歌曲,我真为一个个生灵颤抖着。九十年代"知青题材"在大陆已经"过时"。代之而起的写改革,反贪,**,婚外情等等的作品吸引了读者和评论界的注意。二十一世纪幻?奇幻武侠?仙侠都市?职业历史?军事游戏?竞技科幻?灵异等作品多样化的呈现出来,我们的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已经和我们的年龄一样老了,渐渐的消失了。只是留在我们故人的情怀里。

北京知青:昨天,在江边看天空,星星很亮,有一架飞机像星星似的在空中飞过。广播中传出金正日驾鹤了。一个时代就这样渐渐的没人提了。新的时代,新的人,新的生活将是新的有生命力的故事。

灰利:每个时代都有金色的一面,看沿江盖了许多楼盘,许多在建,在寒风里,像一处处废墟。那建成的,人们高高兴兴,小车也来了,变成美丽的花园式住宅。这么多谁来买呢?

沈阳知青:去韩国打工的农民,动迁的农民,来旅游定居的老人?

上海知青:来的人肯定是有利可图的,大城市的人来开了,偏远的人来了,边疆会越来越亮的。

灰利:红太阳照边疆

青山绿水披霞光

长白山下果树成行

海兰江畔稻花香

劈开高山大地献宝藏

……

灰利:海兰江被冰封了,只有一溜潺潺的江水清澈的流淌。

很少有行人,好像我一个人在冰面上独舞。只有太阳能路灯亮化了海兰江两岸。陪伴着我的身影。还有“榆树”的影子。

北京知青:100多年前,海兰江畔的平岗平原和瑞甸平原还是榆树茂密的荒地。朝鲜族先民们移居到这里后把荒地开垦成良田沃土。海兰江自中流淌,浇灌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她四周山峦起伏,早已与您共舞。

灰利:我们很快就走了,会不会再来这,在这买房子度日?海蓝江畔的稻花会越来越香吗?景物依旧,人事全非啊!

上海知青:我看到一闪而过的稻桩,也说不准会停泊在哪片土地。欣赏国海兰江畔的风景,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在加上我们愉快的谈话和回忆……

灰利:我们知青极其独特的千百万人共同分享的经历。为人生提供了种种启示。也为自己那段非同寻常的经历也对人生有某种深刻的认识。因此,不论知青群体是否在历史,社会上起重大作用,知青文学那种缅怀、对农民问题的独到探讨、对人生真谛的求索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会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时光一过半个世纪,当年的老知青都已经退休。一天清晨,灰利到北陵公园附近的宠物市场闲逛,在摊位上看到许多有趣的宠物:有灰葵花鸟,蜥蜴、金鱼,蜈蚣,斗牛犬,金花鼠,还有茶宠如金蟾、貔貅等,其中鼠辈里以松鼠的品种居多,金花松鼠是小型松鼠之一,四肢略短,尾细长,尾毛短而蓬松,其背部有数以纵条花纹,尤为漂亮。细端详它,温柔、乖巧、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它身体矫健,敏捷、机警。最为特别、与众不同的是在那玲珑的玉脸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又大又靓。旁边人在说:这家伙白天善于在树上攀登、跳跃,蓬松的长尾起着平衡的作用。跳跃时用后肢支撑身体,尾巴伸直,一跃可达十多米远,灰利挺高兴。

市场里开始播放:林秋离作词,熊美玲谱曲的歌曲《宠物》:

梦是这样开始的

因为我象宠物又象礼物

我本来无一物

他开始倾诉

灰利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边听边看,精神为之清爽。这比在网游玩宠物游戏《轩辕变》更能消除孤寂,更有娱乐性。正这时我看到一个摊位摆着另类宠物,写毛笔字用的善涟、农耕,兰竹,还有就是绘画的叶筋等狼毫,品种很多。

灰利心想:那狼毫本来是黄鼠狼的“毫”即尾巴上的细毛。笔头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的。以东北产的鼠尾为最,称“北狼毫”、“关东辽尾”。但现在一般用牛尾。因为没那么多黄鼠狼了。这位卖毛笔的竟说自己的笔是上等的狼毫笔。

灰利说:目前真正的纯狼毫,基本已经没有了。成本太高,成批生产一般不可能,只有个别对毛笔要求比较高的人,有可能定做。一般价格比较高。何况狼毫原材料很难取得,制作真正意义上纯狼毫毛笔的工艺正在失传,真正的纯狼毫毛笔近乎绝迹,就是鼠须,原材料也比较不好搜集,那些紫毫应该是野生的雄性紫兔阴历九月份脊背上的毛,理所当然贵些。可很少遇见,

他见灰利似乎内行,就从箱底里拿出两只笔给她看。

但见笔通体象牙管,管身线刻八仙人物图,线内戗墨彩,上端刻仙台楼阁,隐现于云雾中。笔帽通体线刻“海屋添筹”图景。管顶端及笔帽上下端均镶嵌酱红色染象口。笔锋狼毫兰花式,毫直顺挺拔,刚力强。他说:狼毫特点是润滑而富有弹性,宜书宜画,以画为主。梁同书《笔史?狼毫》说:“笔有丰狐、蟓蛉、龙筋、虎仆及猩猩毛、狼豪(毫)。”这两只是以我国东北产的“关东辽毫”品质最佳。给有缘人,最低价1500元一支卖给你。

白居易在《紫毫笔赋》中叹曰:“千万毛中拣一毫。毫虽轻,抽毫立在白玉除。可见如实真品可价值连城。灰利心喜欢,还跟他又讲了一通价,以1200元兴高采烈买到手中,之后便把玩了几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金秋,我带着这两支狼毫,来到北陵公园里作画。还碰到了一位小知青。

最新小说: 两禽相悦 神瞳医圣林奇江若晴 一女二三男事【完结】 药鼎仙途 史上最狂老祖林天天冰 黄小龙宋雨茹 天医圣手 许若晴厉霆晟 赵轻丹慕容霁 元始不灭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