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清枭臣 > 第三十二章 斩草要除根

第三十二章 斩草要除根(1 / 1)

()更新时间:2012-05-30

何念祖收到京城消息已经是中德联合军演之后的事了。【百度搜索Www..Com会员登入无弹窗广告】

京城的一场巨变,让赶到胶州湾的翁同龢又匆匆赶了回去,没有朝廷的掣肘,再加上德国访问团团长海因里希亲王力挺李鸿章,在面对英法俄日等国公使以武力威胁时,海因里希亲王也毫不示弱,针锋相对的宣称德国绝对不会旁观坐视其盟友受到任何国家的武力侵犯。

英国为首的六国公使团可以不在乎中国的反应,但他们不能不在乎德国的反应。普法战争中,德**队的辉煌战绩已经证明了德国的强大实力,而且那时的德国还只是一个普鲁士王国,还没有完成德意志统一的普鲁士王国就能打败当时的欧洲最强大国家法国,那么,已经统一了的德意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他的军事实力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虽然德国的海军力量比他的陆军要差得多,但也是世界第二了。

陆军势力世界第一,海军力量世界第二,这样的国家说话的底气硬不硬?当然硬得很,而且比石头还要硬!

同时,德国不惜余力的支持大清也让六国公使团内部产生了分歧,其中,奥匈帝国的公使也鲜明旗帜的站在德国与中国一方,毕竟,奥匈帝国与德国是同盟关系,他们自然乐于见到自己的同盟力量壮大,他们的力量越强大,就越能让英法为首的国家忌惮。

德国、奥匈帝国给大清做后盾,这也让俄国产生了一点别的想法,他一方面恐惧中国加入德国为首的军事集团会让自己处于两面为敌,战略上极端不利的局面,另一方面,现在是三皇同盟时期,在这段时期内,俄国与德国的关系还处于同盟状态,所以军事上的威胁因为德国的介入已经显得不再合乎实际。再加上俄国也害怕与中德两国彻底闹翻会导致战争,因为俄国现在根本就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所谓的诉诸于武力解决,那根本就是战争恫吓,真要是动真格的,恐怕第一个退缩的就是俄国了。

如果说俄国现在只是一个二流强国的话,它的债主盟友法国好像也有麻烦:无休止的内阁争吵,缓慢的工业发展,平庸的参谋人员,落后的征兵制度……这一切的一切也导致了法国不敢冒然与德国宣战,更不会主动挑起与德国为首的军事同盟的战争。

至于意大利,这个国家明显是一个两面三刀的墙头草,那方势力强大它就站在哪一方,而目前的结果好像是德国、奥匈帝国加上中国三国已经初步有了军事同盟的迹象,而法国、俄国态度变得模棱两可,虽然英国这个老牌的世界第一强国还在倔强的插手阻止德国与中国进一步走向联合,但声势已经大不如前。至于日本,这个实力连中国都差得远的国家,虽然就属他叫的最猛,反应的最激烈,但大家都选择性的把他遗忘了。这个国家——实在太“弱小”了。

最后因为奥匈帝国的叛变,法国、俄国的犹豫、意大利的观望,本来信心满满自认为集六国之力一定可以压迫中德两国放弃联合军演的华尔森爵士不得不绝望的承认,他失败了!

已经再也没有力量可以阻止德国与中国的联合。而一旦达成这种对英国来说灾难性的结盟,那么英国在中国的利益将会不可避免的受到严重冲击。

华尔森爵士把自己的观点向英国本土做了阐述,并且建议为了针对德中两国的联盟,英国必须要在亚洲重新寻找一位合作伙伴来对抗,而这个最合适的合作伙伴无疑就是日本了。只有保证英国在亚洲拥有足够的力量才能保护他们在中国的利益不会被得到靠山的中国排挤出去。

在德中联合军演如期举行之后,来自英国国内的消息传到了华尔森爵士的手上,英国国内对华尔森在中国的“不作为”大感恼怒,他们已经决定更换英国驻大清公使的人选了,至于是否扶持日本来制衡德中结盟已经不是华尔森爵士能考虑的了。Www..Com关于英国在亚洲接下来的战略部署将由下一任驻华公使来完成。

华尔森爵士收到国内的电报后长叹一声,再也没有心思留在胶澳,他要回到北京,在那里等待新任的驻华公使到来。

德国远东舰队与北洋舰队联合军演之后,两国的关系迅速升温。王朝战争后的时间里,德国武装力量的智囊--总参谋部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如何在强敌四顾的环境中找到一条取胜之路。俾斯麦采取了一种短期结盟的方式,使德国一直只有一个敌人站在它的面前,避免树敌太多。

德国的外交策略很成功,但这都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功绩。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生活在俾斯麦的阴影下,他迫切的想向世人证明他的才华,无论是在外交还是政治上都不输于俾斯麦。而拉拢中国,让远东最大的国家成为德国的盟友,进而达到在战略上恫吓俄国人,在远离德国的地方分散英国的注意力与力量的目的,这就是威廉二世的如意算盘。

很显然,威廉二世的打算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德国在拥有大清这个盟友的同时,也得到了亚洲最庞大的市场。得到中国的帮助,德国将由战略防御的状态转为战略进攻,极大的缓解德国在欧洲四面受敌的困境。

这种战略的转变将会使威廉二世的威望彻底超过俾斯麦,无限的巩固他的皇权。

乘着德中关系蜜月期,海因里希亲王顺势向李鸿章提议,建议德国与中国正式交换国书,建立大使级别外交,便公使为大使。

这个计划是海因里希亲王预谋已久的,因为自鸦片战争以来,大清的国势江河日下,与列强打交道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受过平等的待遇,就连比利时。葡萄牙那样的欧洲弱国也能欺负一下大清国,可想而知大清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之低。

欧洲的那些列强国家只是把大清当做一个像印度那样的殖民地,用对待殖民地的方式来对待大清。说句实在话,要不是因为列强的互相牵制,恐怕大清国早就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半殖民地状态了。

可现在,竟然有一个列强国家,而且还是当今世界第二强国把大清国看做一个与其平等的国家,愿意与大清国平等的交往,而不是像英法俄那些列强一样只顾着抢夺大清国的资源,财富还有领土。

李鸿章,不,应该说几乎所有的大清国统治阶层中的有识之士一辈子的奋斗目标就是让大清国重新强盛起来,不敢说万国来朝,起码也要与那些列强国家交往中不吃亏,不受列强的欺凌。

而现在,德国已经伸出了橄榄枝,愿意与大清国建立真正的平等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当海因里希亲王向李鸿章提出这个建议时,顿时,李鸿章惊呆了。他哭了,一辈子奋斗,就是要让大清朝受到列强的尊重,而现在,似乎他的心血没有白费,总算要采摘丰收的果实了。

原本在李鸿章心里,对于与德国的交往是非常自卑的,因为他非常清楚大清国与德国之间巨大的差距,虽然大清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国力照比德国何止差了一星半点。他根本就没有奢望,甚至是不敢奢望与德国平等建交。可就是在李鸿章想提而不敢提的时候,德国人却主动的提出来了。这不禁让李鸿章产生一种梦境般的不真实感。

李鸿章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再三追问,得到海因里希亲王肯定的答复之后,李鸿章这才敢确认,自己并不是在做梦。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啊!现在有世界第二强国主动上杆子要与大清平等建交,谁要是拒绝谁就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傻子。

李鸿章自然不傻,不然他也不会拥有今天这个地位。他知道,德国之所以愿意放下姿态对大清不断释放善意,究其根本是因为德国在世界上孤立的政治地位,可大清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一个强硬的列强国家为盟友总比一个盟友要来的好吧。

对于海因里希亲王的提议,李鸿章考虑都没有考虑就答应了。不过两国外交关系升级,这并不是李鸿章一句话就能拍板的事情,虽然在处理大清对外事务上李鸿章基本上能做到一言九鼎,他的决定就是整个大清的决定。但这么大的事情,总是要通报朝廷,然后在朝廷里讨论,经太后老佛与皇上同意后,再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出面递交国书,这样才算正规。否则若是李鸿章贸贸然的就答应了,而大清的朝廷不答应,皇帝不答应,西太后不答应,那可就热闹了。

对于李鸿章的慎重,海因里希亲王也表示很理解,毕竟两国建交这样大的事情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定下来的。海因里希亲王相信,以目前大清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只要让他感受到德国的善意,两国正式建交,而后逐渐演变成两国结盟,把大清国拉上德国的战船基本上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商谈完两国的建交事宜,接下来,就轮到德国与大清,不,确切的说应该是德国与北洋之间联合开发胶州湾,开发山东的具体方案开始磋商了。

对于李鸿章提出的开发山东一事,德国方面的准备可谓充分,在来华之前,德国就组织了十四家大银行提供开发山东的资金,并与访问团一同来华。只要与李鸿章敲定具体协议,这些银行就会立刻动用他们庞大的资金投入到山东的建设当中。

除了银行团之外,最出名的就是德国的克虏伯公司了。l811年,弗雷德里希?克虏伯创办克虏伯铸钢厂,开启了克虏伯家族企业兴起的大幕。经过几十年发展,经营范围扩大到采矿、铸钢、军火生产等领域,其制造的铸钢火炮性能精良,在普法战争中“锋锐莫当”,行销40多个国家,为公司赢得了德国“帝国兵工厂”的美誉。

李鸿章又是克虏伯兵工厂最大的主顾之一,开发山东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克虏伯公司又怎么会不插一手?相信得到李鸿章的帮助,克虏伯绝对有信心独霸中国的军火市场。装备一个国家的武装,这是何等庞大的市场?

所以,克虏伯公司决定与李鸿章合作,在胶澳开办一家全亚洲最大的兵工厂。规模将远超天津机械局兵工厂与江南制造总局。而且最让李鸿章感到心动的是,这家新兵工厂还将包括造船厂,届时可以采用德国最先进的造船技术来制造大清自己的战舰。这也就意味着,当这个新的兵工厂建设投产后,大清将拥有真正意义上的造船基地,而且军舰的质量将与德**舰的质量相差无几。

李鸿章与德国方面数次研究之后决定,首先要建设一个海港城市,而地点就是大家都觉得合适的胶澳。其次就是修建铁路的问题了。不过这一次,轮到佩服的却是德国人了。

早在几个月前,何念祖就已经资助詹天佑来到山东勘探地形,为修建铁路做准备,到了如今,詹天佑已经完成了铁路沿线的勘探,甚至连工程图纸都已经绘制完毕。对于詹天佑的图纸,甚至连最挑剔的德国工程师都找不出毛病来,最后德国人与李鸿章一致决定就按照詹天佑设计的来建设胶济铁路。而詹天佑也随即被任命为胶济铁路的总设计师。

詹天佑的努力终于被世人认可,这让曾经一度以酒度日的他激动的差点哭了出来。同时心中也异常感激他的伯乐——何念祖。

至于何念祖,更是乐得手舞足蹈的。原因何在?那就是在詹天佑勘探铁路线路时,他也随之把胶济铁路线上三十公里的土地全部买了下来,等日后修建铁路时,德国人只能从何念祖手上购买土地了。何念祖什么也不用做,只需要转手一卖,不光能把买地的钱赚回来,至少也能在财大气粗的德国人身上赚六七百万两的银子。

不过说起修建城市这一项,现在的大清可比德国差远了。自古以来,中国修建城市都是传统的,先修建大而厚实的城墙,之后才是城墙内部的规划,不过因为城墙的存在也极大的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随着火器的诞生,城墙的作用已经极大程度的被削弱,大口径的重炮可以轻而易举的摧毁城门,所以中国原始的筑城方法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城市建设了。

中国人没有兴建现代化城市的经验,那就只好由德国人来做了。而且德国人也非常喜欢在遥远的中国建造一座完全德国化的城市。

因为李鸿章的配合,这座还没有成型的城市远比后世德国通过武力夺取的青岛要大。

德国工程师按照欧洲风格设计好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巨大模型,他们准备用十年的时间来让胶澳这个小镇变成一个经济繁荣的都市。城市内要有世界上最前进的设施,高标准高质量的共公工程,令人羡慕的电力系统,可以持续使用一百年以上的下水排水系统。还要建设一个亚洲最大的海水浴场,以及城市的绿化等等。

总之,德国人就是想把胶澳建设成一座完美的城市,荒芜的胶澳变成花园式的城市,成为亚洲最清洁的城市,达到“碧海蓝

红瓦绿树”境界。

当海因里希亲王献宝式的把这个巨大的城市模型展现给李鸿章看时,李鸿章也被德国人的大手笔给震惊了。

“如果是大清,绝对设计不出来这样先进的城市规划!”李鸿章在心底十分肯定的说道。

透过这一个城市模型,德国人严谨的作风展露无遗。所有的一切都非常细致化,严格化。

未来的胶澳市区主体部分完全是依德国首都柏林城市规划建设为样本。房屋纯粹是德国式样,就连建筑材料与建筑方法均援引德国本土规格。房屋限制在三层以下。

而且德国人也制定了定长远发展战略,甚至打井供水也都留有余地。留下足够的土地供日后扩建。

与其他国家对殖民地单纯的经济与原料掠夺不同,虽然与李鸿章达成的协议中规定,未来的胶澳的领土权是属于中国,德国人只有居住权与管理权。但德国人还是愿意把胶澳当做为永久居住地进行长期投资建设的。

最让李鸿章感到惊喜的是,德国人为了感谢李鸿章对德国人的友好,还特意在市区的最中心为他修建一个规模庞大而且也是整个胶澳最高的建筑——总督官邸,做为李鸿章未来驾临胶澳时的办公与居住的地方。

对于德国人的细心,李鸿章又一次老怀大慰,深感德国人是大清最好的朋友!再一次认为自己拉拢德国人这一策略行的值当。同时也对为他出谋划策的何念祖大为感激。

不过,当李鸿章心中浮现出何念祖的身影时,他的眉头却突地皱在一起,本来不错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闷起来。到现在他还记得,在这一个月内何念祖已经遭受莫名身份的刺客袭击不下三回了。若不是何念祖身边有高手护卫,恐怕早就被人害了。到最后,李鸿章甚至不得不派一队自己的亲兵护卫,这才让刺客无可乘之机。

而想要何念祖命的那个人,想一想李鸿章都感到头疼!数次刺杀不成,那位干脆也撕破了脸,也不顾何念祖是他李鸿章的人,居然差人光明正大的来抓人了。

似乎今天,京里那位派来的人就要到胶澳了。届时,怎么应付那位派来的人还是一大问题。

“害了人家全家不说,这么一个小孩也不放过,太后啊,你这不是真个要杀何念祖,你这是冲着老头子来的。敲山震虎啊!”

&^^%#大清枭臣32_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龙血丹尊叶辰(叶辰沈雁凡) 云晴霍海 遮天之女帝的绊脚石 主角霍海云晴 五宝爹地甜宠妈陆南烟顾北寒 万古第一杀神苏玄 极品龙婿龙辰(龙辰楚婉柔) 无敌古仙医叶飞 当霸总一家穿越到古代后庄静初褚南玹 燃情辣妻携宝归来沈蔓歌叶南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