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小说网 > 女生耽美 > 梦之岛 > 往事如烟 四

往事如烟 四(1 / 1)

惠卿清楚地记得上海解放那年的情形。

七月的上海,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攻城部队,以威武雄壮的列队,隆隆开进上海,举行庆祝解放的“入城仪式”。上海已经解放一个多月了,也是“七七抗战12周年”的日子。队伍中有坦克车、装甲车、榴弹炮、高射炮、机械化工兵队、摩托化步兵团,火箭炮、轻重机枪、反坦克迫击炮等等;市民们手持鲜花、锦旗夹道欢迎;工会组织的秧歌队、腰鼓队,伴着锣鼓声涌上街头;阵阵鞭炮声、欢呼声,响彻上海的大街小巷,整个上海沸腾起来。百万军民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这次庆典,既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装力量,又在庆祝解放的同时,纪念抗战。

惠卿也想上街凑热闹,怎奈孩子太小脱不开身,只能站在阳台上张望,感受外面的锣鼓喧天。

世豪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欢庆队伍。队伍从学校出发,沿着老沪闵路、漕溪路,到达徐家汇。在徐家汇,又和上海交通大学的队伍汇合,沿着贝当路、白赛仲路、亚尔培路、霞飞路,向市中心进发。一路上不断有人群加入到队伍中来,人们手持标语,喊着口号。临近中午时分开始下起了阵雨,人们衣服都湿透了,可大家依然群情激昂,高唱起“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学生和市民的队伍,在老西门和大世界,与解放军会师。当坦克和装甲车缓缓驶过时,同学们纷纷与汽车上的解放军战士握手,当卡车拖着的榴弹炮开过时,世豪情不自禁地用手摸了摸炮身,身边的同学也兴奋地效仿。上海成了欢腾的海洋……

没有比“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口号更能让中华民族获得自信、自强和自豪的力量了!

学生时期的世豪跟惠卿很投缘,难得遇见,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惠卿喜欢问,世豪喜欢说,而且还说得绘声绘色。所以世豪的事情,惠卿甚至比做父亲的鹤年还了解得多。

解放初期,文盲在全国人口的比例要占到70%,农村人口中的文盲高达80%。国家百废待兴,文化落后对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一个不利因素。为了改变这一面貌,全国掀起了一场扫盲运动。

张世豪可谓港口镇上的小才子,写得一手好字,又在中学读高中,于是就成了扫盲班上的小老师。他自己设置课程,每天晚饭后在镇公所开课。听课的人挤满了整个屋子,有种地的农民,有附近工厂的工人,还有商铺里的伙计……。当时没有现成的教材,世豪就从工作生活实际入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自己编写教材。第一步,先教会大家看通俗书报;第二步,会记普通的账目;第三步,会写简单的便条和信件。虽然之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效果还不错。听课的人逐渐越来越多,世豪就动员他的同学一起当小老师。一时间,小镇上掀起了识字运动的热潮。

张世豪这个小老师当了一年多,得到多方称赞和好评。直到高中二年级报名参军。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唆使南朝鲜进攻北朝鲜,且不顾中国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中国边境。中国人民响应党中央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

东北的志愿军已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打响了入朝后的第一仗,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全国广大青年热烈响应祖国的召唤,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从东北到西南,从高原到海滨,到处都是报名参军的生动场面。

龙门中学也不例外,张世豪所在的班级——高二商科一班,集体报名参军。班长找了一张大红纸,用毛笔在上面写下了“我们申请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几个大字,然后郑重地在申请人的位置上签上了自己的姓名,全班同学一个接着一个跟在后面签了名。

这天下午放学,世豪依旧和弟弟世杰一起回爷爷家。路上,世杰听说哥哥报名参军了,羡慕不已,暗暗下定决心,过两年自己长大了也要参军,保卫祖国。

回到爷爷家,世豪把报名参军的消息告诉了爷爷奶奶。爷爷当时就沉默了,奶奶一听说就开始埋怨起来:“世豪啊,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跟家里商量商量。”说着说着就抹起眼泪来。爷爷的沉默是有道理的,从内心深处讲,他是不舍得孙子去打仗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再浅显不过,一旦上了战场,牺牲的可能性极大,他不希望自己最心爱的孙子成为炮灰。可是在现在这种形势下,美国鬼子已经把战火烧到了东北边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张老爷心里也是明白的。更何况开弓没有回头箭,大孙子都已经报名了,想拦也拦不住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父亲和继母家中。世豪是鹤年最喜欢的长子,在这点上,鹤年的想法和张老爷如出一辙,内心虽是不舍,却又无法阻拦。惠卿听说世豪报名参军后,内心掀起了轩然大波,一宿没有睡好。军人这个职业,是惠卿心灵深处永远也无法抚平的伤痛,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成为她永远也唤不回的记忆。而今世豪,这个阳光少年也要上前线去打仗,还能不能回来?惠卿不敢想下去。看着身边熟睡的思兰、思梅和世轩,惠卿只能安慰自己,幸好世豪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如果世豪去当兵了,鹤年就不用愁怎样赚更多的钱供他上大学了,这样自己亲生的孩子,就能得到丈夫更多的关爱。也许,世豪命大,不但没有阵亡,还可以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形势所迫,每个人自己怎么想,都只能局限在大脑的思维中,起不了任何改变事实的作用。

世豪很快通过了体检,被正式批准入伍,和他一起参加志愿军的龙门中学高中学生有七八十人,编入空军的足足有一个排。1951年1月,刚满十七岁的张世豪,和入伍的同学们一起,被送往杭州笕桥军用机场,进入航空兵预科中队,接受半年的培训。和他们同在一个连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的两个排。

也许是想家吧,离开上海最初的一年里,世豪的家信没有断过,不仅给爷爷奶奶写信,还给父亲继母写信。所以惠卿有幸了解世豪在参军初期的点点滴滴,世豪的信,有时像日记,有时像笔记,读信的人犹如感同身受。

为了适应战争,新兵训练营的训练和生活必须是艰苦的。笕桥军用机场是由清末的马队和炮营校场改建而成的。因为没有新兵的宿舍,于是就将马棚改建成了宿舍。四周漏风的地方,用砖头和木板重新做好维护结构,出入口和透亮的地方安装上了简易的门窗。虽然新兵们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宿舍,但是一月的冬天还是寒冷刺骨。宿舍的围墙单薄而且漏风,屋顶上铺着的不是瓦,而是稻草。江南的冬季是湿冷的,屋外冷风夹杂着雨雪,屋内漏着小雨。雨雪交加的夜晚是最难熬的。

这帮大城市里招来的高材生,第一次有了艰苦的体验。四五十年代能够考取名校大学的学子,多家境殷实,虽不一定锦衣玉食,但温饱多半不成问题,所以没有几个是吃过苦的。他们大都手上、脚上、耳朵上冻出了冻疮,有的冻得感冒发烧了。可是他们都知道,朝鲜战场上的生存条件比这里艰苦一百倍,而且随时有牺牲的可能。

部队针对这批学生兵,制定了一系列的课程,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政治思想教育科目,二是应战技能训练科目,三是作战体能训练科目。

让学生兵兴趣最浓的是应战技能训练。

应战技能训练主要包括单兵战术的持枪端枪卧倒、各种匍匐前进、开枪射击、投掷手榴弹手雷、擒敌格斗等。

擒敌格斗是遭遇敌人面对面交锋时不可或缺的技能。格斗以先发制人为主,动作慢了就落了下风被动了;先手动作直拳冲击对方面门的眉心正中,这叫封眼;再勾拳打击对方肋下第三根骨头;然后侧踹对方膝关节侧面,一招见效。要是对方拉住了你的头发,你就顺着对方的劲道使劲向他撞去,直接撞向对方面门。在与对方的格斗中,要谨记以下几点:

1.避免肋部大面积暴露,否则会给对方致命攻击的空间。

2.太阳穴不是死穴,而是昏穴,击打时要稳准狠。

3.耳后、鼻梁、眉骨和眼眶通常是袭击的目标。

4.下颚被推或掌击的伤害比被拳击大,切忌昂着下巴应战。

5.脖子被卡或被掌切会导致毙命。

6.抓住对方的衣领和头发,是愚蠢的。

7.尽量避免和背肌比你大的人对打,除非你有强壮的下盘。

8.脖子粗壮、背阔肌强壮、肩部厚实的人比手臂粗壮的更具威胁。

10.对肋骨的击打,用插掌是最具杀伤力的,被插肋骨会使人短时间失去凝聚力。

11.遭遇同等级的对手,要乘其不备使用巧劲,也可以通过击打造成对手的身体失去凝聚力。

12.制住对方手腕应该向里(掌心方向)扳拗,而非向外(手背方向),关节比韧带脆弱得多。

13.避免下腋、下腹、膝盖遭袭击。

14.躺在地上被人双手掌握脚踝,是致命的。

15.搏击中的心理素质及其重要。

新兵们听教员讲解时,个个都非常认真,学生兵还特别仔细地记笔记,训练后还反复琢磨。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一招一式,在你死我活的肉搏战场上,会为我们赢得生的希望和胜利的先机。

最让学生兵不适用的就是体能训练。

首先是耐力训练,就是五公里越野跑。没什么新鲜的,围着营区跑五圈,也就是五千米左右。每天早上背着打好的背包,当然背包里要加点儿内容——几块砖头。后来由平地转到了山地,逐渐地还加入了过河涉水的项目。

其次是柔韧性训练。每天越野跑完成后,进行压腿、正踢腿、外摆腿和压肩涮腰的训练。

最后是抗击打训练。

政治思想教育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党指挥枪,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通过教育和学习,预科中队的新兵几乎全都打了报告,要求向组织靠拢,并决心以实际行动接受审查和考验。

在预科中队训练期间,新兵们最怕最紧张的要数晚上搞紧急集合。

紧急集合是部队在非常规状态下或演习情况下突然发动集合。以警报或哨声为信号,在急短的时间内对所属部队的人员按备勤要求进行集中。一般要求在五分钟内,集合人员按规定着装、配戴相关武器和装备。

第一次紧急集合是在进入笕桥机场后的第二周的一个夜晚。一天训练下来很苦很累、人又疲惫,新兵们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半夜十二点整,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声把战士们从睡梦中惊醒。新兵们头一次紧张得不行,两只脚直哆嗦,不敢说话更不能开灯。只听见叠被子、穿衣服、打背包的声音,打好背包拿好东西就往外冲,从班排集合到连里集合。

列队完毕,中队长检查集合的情况。在聚光灯下,有的新兵背包散了,有的裤子穿反了,有的脚上没有穿鞋,有的没有戴军帽,有的没有系衣服扣子,还有披着被子的……反正什么狼狈相都有,五花八门,洋相百出,那场景跟逃荒差不多。

最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兵,当场晕倒在从宿舍到操场的路上,幸好医务室的军医和护士及时赶到,抢救及时,不然极有可能发生猝死事件。当时入伍体检时没有查出这位同学心脏功能有问题,而且体质也很弱。他是预科中队第一个被淘汰的学生兵。

第二天上午,各班都进行了总结,每个人都从自己身上找缺点,每个班集体都向中队递交了总结报告。

之后,紧急集合成为了常态化训练的科目,每周都要进行一两次。训练的内容也在循序渐进、不断升级,从起初的只要求着装整齐到后来的全副武装;从集合地点仅仅定在操场,到后来的集合完毕后开拔到指定目的地。并以班、排、连为单位,进行打分考评。

有的战士生怕拖了集体的后腿,干脆和衣而睡。有的平时稍有闲暇,就练习打背包,熟能生巧,提高速度。

训练成效显著,新兵们很快适应了军旅生活。

新兵们在紧张的训练中迎来了新年。每逢佳节倍思亲。

小年夜的上半夜轮到张世豪站岗值班,他穿着厚实的军大衣,伫立在黑夜的冷风中。四周很静,偶尔会听到远处杭州市里传来的零星爆竹声。那是个晴朗的夜晚,天上没有月亮,只有漫天的星星在闪烁。

世豪从没有在冬季欣赏过夜空,只在夏天晚上乘凉时数过星星。小时候,每到夏季的晚饭后,世豪都会和爷爷奶奶,还有弟弟世杰,一起在门口纳凉,爷爷奶奶望着星空,会给小哥俩讲一些神话故事,什么牛郎织女呀,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呀,后羿嫦娥呀,还有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夸父逐日……

江南的冬夜最低温度虽然最多不过-5℃到-6℃,但是潮湿的冷空气更能降低人体的体温,也更能让人感觉到冷。为了让身体感觉暖和些,世豪开始原地小跑步,搓搓手、动动腿脚。当兵前,世豪从没有在冬天的夜晚出过房门。晚上睡觉前,奶奶会烧了开水,冲入“汤婆子”,铜“汤婆子”外面还套上布套子,然后把“汤婆子”塞进被窝。这样洗好脚钻进被窝时,被子里面暖和极了。

又要过年了,好想家呀,想奶奶,想爷爷,想弟弟,想外公外婆……还想念大鱼大肉的年夜饭和汤团。世豪不知道还有没有可能回家,如果有可能,那是什么时候,一年?两年?反正是得打败了美国鬼子以后。等胜利凯旋的那一天,世豪要像庆祝上海解放“入城仪式”上的解放军那样,很神气地回来,要让家人为他感到自豪。

除夕的年夜饭,厨房的北方炊事员们打算为大家包饺子,由于人手不够,就到各个连队去召集。世豪所在连队的新兵,几乎都是来自上海,从来没有吃过饺子,别说包饺子,就是饺子长啥样,也没有见过。

除夕的下午,世豪和几个同宿舍的战友,被叫到了炊事班。

老炊事员已经和好了面,馅也已经准备好了,是传统的白菜猪肉馅。炊事员们一个在揪面团,两个在擀皮,炊事班长老崔开始教大家包饺子,他边说边包给大家看。首先将饺子馅放入皮中,如果技术不熟练的话,不要放太多馅;然后将馅裹入皮中,先捏两边的皮,然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挤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时就不会漏汤了;包好的饺子要在底部沾些面粉,然后再放在圆形的大竹匾里,以防饺子粘在竹匾上,也防止饺子下锅时彼此黏在一起。

新兵们学着老崔的手法包饺子,有手巧的一学就会,也有从没干过家务活的包得不成样子。但是大家第一次尝试这种新鲜玩意,都饶有兴趣。

老崔边带着大家包饺子,还边给大伙讲着饺子的渊源。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张仲景曾任太守,他辞官返乡时正值冬季,看到老百姓饥寒交迫、面黄肌瘦,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熬“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和药物捞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求药的百姓每人两只“娇耳”、一碗“驱寒汤”。百姓吃了以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疮都医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就是现在的饺子了。

新兵们饶有兴趣地听着故事,饺子也越包越有型了。这时有人提议在饺子里包一枚硬币,看看谁运气好可以吃到。医务室的护士小肖提出了反对意见,她说硬币作为流通货币,经过千万人的手,其实很脏,上面污垢和病菌并存,除非经过消毒,否则会有害健康,不如在饺子里面包糖吧。爱吃零食的小肖,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纸包,里面有十来颗粽子糖。大家一致赞同小肖的提议。

封闭训练的新兵们,已经二十多天没有外出了,这些十七岁到二十岁的小伙子,见到糖果本来就眼馋,这下包在了饺子里,就一个个都眼巴巴地盯着肖护士包的那几个糖饺子,看着那十来只饺子过会儿会下在哪个锅里。也期盼吃到糖饺子,来年鸿运当头。

部队的伙食是定量供应的,早餐两个馒头一碗稀饭,午餐和晚饭都是四两米饭。除夕的年夜饭,领导法外施恩,饺子不限量,管够。而且时间上也放宽,从晚上六点开饭,可以吃到七点,不像平时,必须在二十分钟内解决。

晚饭的时间到了,战士们排着队走进了食堂。今天和往日不一样,不用排队打饭,而是每个班的餐桌上都放着一大盆饺子,吃光了还可以到厨房添。班长临时充当桌长,负责给每个同桌的战士盛第一碗饺子。知道大家都盯着碗里的饺子,预科中队队长的讲话非常简短,就是祝大家新年好!年夜饭没有酒,大家就以饺子汤代酒,来,干了!我们来年一定打胜仗!

这顿饺子,有的战士吃了50只,有的吃了60只,最多的据说吃了80只。要是按6只一两算,那得超出平时的标准多少呀?!谁吃到了包着粽子糖的饺子,就高声告诉大家,美滋滋地舍不得把糖嚼碎,含在嘴里。旁边的人,有的羡慕,有的恭贺,也有人提议让吃到糖的人表演个节目的。这一热闹欢乐的场面,胜过过去任何一个年夜饭。

预科中队就是新兵的家,部队就是一个大熔炉。

每次收到世豪寄回的家信,惠卿总是会念给孩子们听。世轩和思梅还小,听不太明白。思兰大点,每次惠卿读信,她都会很安静地守在边上听,还会问这问那,等父亲下班回家,她会兴冲冲地告诉鹤年大哥哥来信了,信里说了些什么。

长达半年的新兵训练很快就结束了,通过考核和政审,预科中队的一部分新兵被送到了哈尔滨航校继续学习。张世豪位列其中,和同学战友们一起,奔赴东北。

解放初期,刚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只有上百名飞行员,领航、机械维修、气象、仪表等地勤人员不过五百名,急需要补充新鲜血液。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军先后组建了六所航校,哈尔滨航校就是其中一所。

经过杭州半年艰苦训练的学生兵,进入航校后,都感觉航校的学习生活条件比之前优越很多。哈尔滨的夏季不像南方那么热,冬季室内有暖气。空军的伙食标准要比其他兵种高,航校的学生还经常会享受到飞行员的伙食待遇。

这批被送进航校的新兵,都是有文化的高中生、大学生,因此文化课程都可以应付自如,那么专业科目分流的关键,就看体检了。

航校的飞行专业,是重点科目,是培养飞行员的摇篮。飞行员在飞行中常受到加速度、噪声、气压、颠簸和振动的影响,所以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飞行耐力。飞行状态变化很剧烈,飞行员还必须思维敏捷,能迅速接受大量信息,正确作出判断和反应。因此飞行员必须通过严格的医学选拔和体格检查。

参加飞行员选拔的学员,首先都没有不良病史,然后要通过眼科、外科、内科和耳鼻喉科的检查。张世豪顺利通过初检和复检,但是在最后一关决定性的体检中被淘汰,原因是体重偏轻不合格,达标是60公斤,而世豪还差5公斤。

没有机会成为飞行员,略感遗憾的张世豪,进入了机械维修专业学习,主要学习轰炸机的日常保养和维修,这是个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作为空军,只有飞行员有机会驾驶战斗机冲锋陷阵在前线,世豪做梦都想开着“米格-15”,飞越鸭绿江,把美国鬼子的“F-86”一个个全部歼灭。在航校,有这个想法的战士,何止张世豪一个。

在紧张的学习训练中,世豪和战友们迎来了在航校的第一个冬天。

冬季的哈尔滨夜间超过零下20℃,白天也要零下10℃,比南方的上海和杭州都要寒冷,但是体感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原因是北方冬季比较干燥,外加航校的宿舍和教室都有暖气,一般室温都在18℃以上。

南方籍的战士不了解北方的气候,为此冻出毛病的不在少数。比如刚洗过澡,头发未干就外出,湿的头发冻得结冰,结果自然是感冒发烧无疑。室内外温差超过三十度,短时间外出时不穿棉衣、不戴棉帽,结果寒气进入体内,只能吃药打针休息。

还有一件最稀奇的事,说了别不信。一位学员通过层层体检,被飞行专业选拔录用,好消息传来,他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冒着零下30℃的气温,跑到机场停机坪,抱着战斗机乱亲,还用舌尖舔机身。结果舌头与飞机表面的金属外壳黏在一起,拉掉了一层皮。因为这一创伤,飞行员的资格也被取消了。这一事件,一直被当作重要的反面教材,在航校新学员开学典礼上反复提及,引以为戒。

自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至1951年6月10日,已经完成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的五次战役。经过七个多月的军事较量,美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中朝方面作出了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敌对行动的表示,我方亦适时地进行了战略转变,由运动战为主转变为阵地战为主,由军事斗争为主转变为军事外交斗争双管齐下。

张世豪在航校的军事技术系统学习时期,正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阶段。航校里,从军官到士兵,从教员到学员,每一个人都时时刻刻地关注着朝鲜半岛的战事。这个阶段,中朝人民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于自己更有利的地位。

在此阶段,美方发动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空军绞杀战、细菌战……,还有最惨烈的上甘岭战役,经过中朝人民军的英勇奋战,敌人的阴谋都一一被粉碎。战场上涌现出一批批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赞歌。

《人民日报》上刊登的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喊出了时代和人民的心声。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作品报导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揭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光照日月的崇高心灵,歌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的血肉情谊。

这篇文章在航校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再一次激发起战士们积极要求上前线参战的斗志,几乎所有学员都上交了申请去朝鲜前线的报告。

由于战时的需要,航校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所以课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在短短的一年内,学员们除了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学会实际操作。1952年7月,这一届的速成学员都通过了考试,全部合格毕业。他们有的被分配到刚组建不久的航空兵师团,驻扎在东北鸭绿江我国境内,随时奉命参战;有的作为懂航空知识的新鲜血液,被充实到空军领导机关及各个部门;有的成为新组建的航空院校的教员,成为培养更多航空兵的中坚力量。

张世豪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

没能直接上战场参加战斗,世豪很是不甘心。由于飞行员的选拔是百里挑一的,真正符合身体条件的人很少。世豪来到北京军区后,适逢在全军范围内招选飞行员,世豪又一次报名,并卯足了劲健身,希望可以通过体检,可是依然被淘汰下来。

1953年7月27日,美方在劣势的情况下,同中朝代表,于板门店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议》,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最新小说: 勾引总裁大计 春宜情趣用品店 染血的蓝宝石(H) 衣冠禽兽 穿进Alpha高中变O了 【GB/女攻】将军有礼(NP总攻/ABO) 高H之交换系列 生活vip系统 温柔欺压【CP完结+番外】 仙欲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