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老炮儿首辅 > 第44章 稳住!稳住!

第44章 稳住!稳住!(1 / 1)

6续有学生开始上交诗作,但也有学生仍在苦思冥想,肃文现,国子监有些学生还没有动笔,而咸安宫的官学生已经上交试卷了。?八?一?w?w?w8.?811?z?w1.?

宣光帝不知什么时辰也出现在殿陛上,肃文走到前面交卷时,礼部的官员伸手接了过来,那宣光帝看看身边的魏佳章,魏佳章马上过去把肃文的试卷拿了过来,双手恭敬地递给宣光。

宣光凝神蹙眉,字字读去,读完不禁脸色一正,抬手把诗递给站于身旁的张凤藻,“嗯,好诗!”他丝毫不加掩饰。

“气魄——厚大!气势——磅礴!气象——雄浑!”他说起话来咬钉嚼铁,极富气势。

张凤藻捋捋胡须,仔细读去,他讲究宰相城府,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此时皇上已有定论,他也随声附和道,“此子确是人才!”

魏瑛接过来,读完后笑着又递给庄士敏,又看看晨曦中太和殿前那一张张方桌,默不作声。

庄士敏看看背手站立的宣光,又瞅瞅站在下的王延年,小声道,“你们国子监的学生中,能有如此气魄者?”王延年迟疑地接过来,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摇头,兀自感慨不已。

当所有国子监与咸安宫的学生都把试卷交至殿陛之下,适才还风和景明的太和殿前,突然不知从哪里刮过一阵狂风,几名礼部的官员慌忙去追赶那些被风刮走的试卷。

“轰隆隆——”,“轰隆隆——”

一阵隆隆雷鸣之声仿佛从紫禁城地底下生,就似十几万个巨大的铁球在铁板上来回滚动一般,瞬间,紫禁城一阵地动山摇,宫殿撼动,屋瓦滚落,一阵劲风吹过,灯笼纸张乱飞,也不知从哪来的灰尘,遮天蔽日,天空瞬间如墨染就,近在咫尺的日晷与嘉量都看不到了,紫禁城顿时变成黑暗世界。

殿陛之上,早有侍卫死死护住宣光皇帝,地动山摇中,一众大臣跟在皇帝后面,踉踉跄跄、东倒西歪地都跑到了太和殿跟前的广场上。

国子监的学生,一声喊,四散奔逃,狂风中,桌子、人影乱晃,叫成一片。

咸安宫的学生也乱了分寸,狂风黑暗中,一个声音突然喊了起来,“稳住!稳住!我是咸安宫总学长肃文,大家听我命令,站立原地,稳住,稳住!”

几个咸安宫的官学生却是收摄不住心神,刚要拔脚,冷不防撞在一个人身上,“啪啪”两个耳光,瞬间清醒过来,“跟着我喊,咸安宫,稳住!”肃文大声叫道。

“咸安宫,稳住!”

“咸安宫,稳住!”

起初,只有几个人的声音,渐渐地,图尔宸喊了起来,麻勒吉喊了起来,海兰珠喊了起来,雅尔哈善喊了起来……

“稳住!稳住!”……

咸安宫九十名官学生的喊声高亢嘹亮,齐齐回荡在紫禁城上方,黑暗中,肃文不断在咸安宫的行列中穿梭,却见咸安宫众学生齐心高喊,昂然挺立,气势如虹,任狂风乱吹、黑暗漫布!

苏洵《权书?心术篇》讲道,“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这是张凤鸣最为强调的,肃文也极为推崇。

狂风如长龙一般,带风而过,天空慢慢显露出青色来,仿似黑夜弥漫的紫禁城又重见天日!

此时,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已是狼籍一片,掀翻的桌椅,吹掉的纸张,碰碎的砚台,应有尽有,那一众国子监的学生虽有坚守原地者,但更多地四处逃窜,三五成群聚于一处。

再看咸安宫阵列,却是人员齐整,桌椅齐全,众学生长身而立,面目庄严,挺胸抬头,精神抖擞!

宣光帝把一切尽收眼底,他一把打掉还扶着他的魏佳章的手,“放开!朕,难道还不如朕的这些官学生?!”

几位亲王及上书房大臣都陪侍一旁,此时见狂风已过,天晴日明,不禁都恍如隔世一般。

那郑亲王却指指咸安宫阵列,笑道,“王学正,还比吗?”

康亲王杰书笑道,“还比什么,高下立见。”

礼亲王济尔舒看看正微笑不语的端亲王宏奕,却是沉着脸不说话。

上书房次辅鄂伦察笑道,“呵呵,有士气,这帮官学生,依老夫看,竟似行伍一般!哎,适才那个总学长叫什么名字?”

“肃文!”端亲王宏奕笑道。

“报——宫殿俱无倒塌,无人员伤亡,太后、皇后俱已在殿外,帐篷已经搭起。”

“报——城内房屋,倒塌者不计其数,城墙也有几十处塌陷......城内多处地面裂成隙口……”

不断有内监跑过来禀告,宣光帝并众位上书房大臣都静静听着,看来,宫中问题不大,受损严重的是宫外。

也不知家里怎么样了?房屋要不要紧,关键是人不要受伤,肃文心里默默祈祷,保祐家人平安,保祐全城的老百姓平安!

国子监的学正王延年在侍卫及内务府的笔帖式帮助下,慢慢收拢起队伍来,国子监的学生重新又扶起桌椅,整顿纸张,太和殿前,又恢复了震前的样子。

但人心的倾向,却再也回不去了。

“着户部、工部、钦天监尽快查明地震范围,上报详细灾情,尽快制定救灾章程。”事先已作好安排,此时倒也不致于手忙脚乱。

“启奏皇上,三场课目已考两场,微臣请示皇上,剩余一课目……”礼部满尚书贵祥见宣光帝把灾后缮后事宜布置下去,遂上前请旨。

他还没讲完,那国子监监正王延年就走上前来,打断了他,“臣启奏皇上,最后一课极为重要,四书五经与诗赋本属基础,策问才是考论人才的关键,臣请皇上恩准,继续考试!”

宣光帝冷冷看了他一眼,“既然,你认为策问最重要,那就——考,考得要令人心服口服。”他转身一看贵祥,“依朕看,原来的考题就作罢吧,既然王延年说,策问,才是考论人才的关键,那就以震灾缮后为题吧!”

国子监与咸安宫将来都要外放作官,策问本意旨在考校理政问政本领,宣光出此题目却应是应景,令人不得不信服。

肃文提笔在手,却是快书写起来。

“皇上御极以来,孜孜以求,上合天心,下安黎庶,然,地震乃自然变化之理,大地运化之果,无关天人感应,无关政治修为……”

这第一段是表明地震就是自然现象,警告某些人不要东拉西扯,动不动要皇上搞什么罪己诏!

“户部、工部宜迅查明震后损毁,妥善拟定救灾赈济章程……”

“宜拨银若干,开设粥厂,请医买药,赈济兵民……”

“地震中损毁房屋无力修茸者,压倒人口不能棺殓者,需拟定具体补助标准……”

“宜令富裕官员及商铺,出资救灾,使贫困之家,早获宁居……”

这是针对当前地震的具体救灾措施,肃文又看了看云彩快散去的天空,提笔又写。

“大灾之后有大疫,需提早预防,可选派太医院精通医术者数十名,并药铺志愿者,前往各受灾处提早防疫……”

……

…………………………………………

…………………………………………

“震中受灾之全部百姓及商铺,蠲免全年钱粮,视明天生产恢复状况,再行议定……”

“大灾之后,须防有人趁机作乱,传播邪道,蛊惑人心,宜令各级地方官佐,严加防范……”

“好!”那礼部满尚书贵祥竟是一拍桌子,“素闻此人有大才,想不到不仅诗作得好,策问竟也是作得花团锦簇,此为经济之道,治国之道,这人有济世之才!”

他却没有放下手中的试卷,继续大声读道,“借此地震之机,应思虑施政之弊端,则地震不为祸患,反为革新鼎盛之良机,宜将先前之弊政尽情洗刷,……一是各级官吏苛派百姓,税负过重,……二是刑狱不公,积案不办,……三是官员贪墨成风,索贿受贿,……”

他越读声音越小,站在一旁的一礼部侍郎笑道,“这几条,历朝历代都有,也不只我大金一朝,不过,此人不只精通经济之道,胆量也是非凡!”

“唉,能写出这样诗来的学生,胆量小就说不过去了!”贵祥顺手把诗与策问一起递给侍郎,“如何选取,说说你的意见。”

“我看,诗与策问俱属一流,依大人意见为准。”那侍郎又把球踢了回来。

“诗嘛,皇上当场夸赞,当然应属第一,这策问嘛,”他顺手拿起国子监等学生试卷,“看看这些,腐儒之论,寻章摘句,离题万里,这些人,都是诸葛亮说的小人之儒!”

他默然沉思良久,忽然睁开双眼,“那日季考,皇上都说过,难道朕还不如这些官学生,难道我堂堂礼部尚书,还不如一个官学生,第一,肃文第一!”

他拿起笔来,郑重地圈了起来。

“皇上也不是什么昏君,此篇策问字字珠玑,字字椎心,传之朝堂,也必有公论的!”

可是,贵祥还是猜错了。

他猜出了开始,却并未料到结局。

国子监与咸安宫季考名次排定后的第二天,宣光帝对肃文的策论大加赞赏,并将策论至上书房大臣并六部,第三天,他竟亲自召集上书房、六部、九卿、詹事、科、道等满汉官员,于左翼门前传谕,将自己的召诣与肃文所写六大弊端一并传达。

宣光帝严厉警告各级官员,“朕于宫中勤思救灾之道,缮后之道,臣工们务期借此地震之机,洗除积弊,痛改前非,存心爱民为国……”

“咸安宫官学生肃文所上之策问,切中时弊,人深省,自上书房大臣并总督巡抚,当常思己过,对镜自查,……”

“奸恶之人,凡属六条弊端其一者,如自圣旨颁布之日起,仍不知改悔,一经查出,国法俱在,绝不饶恕!”

一时,肃问之策论洛阳纸贵,传遍京城,又经邸报迅传遍大江南北!

最新小说: 水浒之梁山太子 大唐:开局抢了李二的皇位! 大秦:开局忽悠嬴政弃官从商 重回列兵许三多 末世村医 进击的刘备 血腥的盛唐 大宋无上帝皇 三国之再续雄汉 坏坏监护人霸爱小宠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