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庐江攻防战
班师回朝,大军沿道一路北上。张任调李严、黄权入荆州,文聘南下,入荆州新建一长江水师,招募水师新兵两万,调天津港一百匠工南下,自荆州再招募沿江船坊工匠,建造船坊,于长江造船。此外,张任令太史慈麾下五万幽云铁骑暂住荆州,以防止东吴、曹袁军偷袭,保护船厂及长江水师。
此外,张辽自东引军南下,沿途攻城拔寨,连破淮南二十余城,取淮河以南七十三城,连续收编袁术麾下兵马七万余众,攻至汝南城下,得夏侯引兵来救,袁术之子袁耀被救,携麾下谋臣阎象、袁涣、袁胤等人纷纷投往曹操所部,汝南由夏侯接手,收编袁术旧部四万余众兵马,而后,与平原与张辽一战,被其以骑兵冲阵击败,而后撤军城中,守城不出,张辽只得屯兵城外。
五日清晨,镇北军铁骑突然出现在庐江郡北,领军之将,自然是张辽。
而此刻庐江郡自接到告危之后,徐盛连夜率军赶回庐江驰援,两万大军增援庐江城防,然而,张辽下令人衔草,马衔环,急兵突进,**便是连取皖县、六安、寻阳三县,斩得兵将三千余众,而后,率军合围舒县,而徐盛连夜引兵袭营,欲偷袭立足未稳的镇北军,却被淳于琼引渡而攻之,徐盛立即率军后撤,然而,后路突然火光漫天,却有一军杀至,放眼看去,正是张嶷。徐盛持刀与张嶷交战二十合,不敌张嶷,率败军后撤,镇北军沿道追赶,一路掩杀,杀至城下,斩杀兵将近万,镇北军连夜率军攻城,城中吴军新败,士气低落,数次被攻上城头,一时之间,难以抵挡。
南门,突然传来一阵喝彩声,却是程普率军赶至,绕城直接自城外朝着镇北军攻城大军侧面冲杀而出,顿时,镇北军阵脚大乱,前军上万军阵乱作一团,张辽立即下令淳于琼、田豫各领五千兵马自左右杀出,合围程普所部。程普占得便宜,却是立即率军撤入城中,避开围攻。
攻城受阻,张辽无奈,只得下令改变方向,骑兵仗着马快,连取临湖、居巢、襄安,于长江边屯兵扎营,大帐连成一片,以阻吾军。
三日后,周瑜率军行至长江南岸,眼见对岸大军沿江边扎营,立即下令三艘乌篷船立即渡江,前去探查。
“铛铛铛铛铛铛”一阵密集的铜锣声,带着战鼓声震天动地响起,随即,营中一部兵马杀出,足有五百之数,却是各个精兵强健,持着兵刃立在江边,却是吓得乌篷船上兵马不敢渡江。
“报,禀报大都督,敌军营中齐鼓呐喊出阵,足有一部兵马,吾等不敢渡江探察。”
“传令全军,沿江扎营。”周瑜双眉紧皱,对面扎营三百余帐,一帐二十兵,亦是足有六千余众,而营后乃是一片密林,却不知是否还有伏兵,周瑜便是用兵如神,亦是心知此刻遇到敌手,万不敢轻敌冒进。
“大都督,徐盛将军、程普将军先后渡江,庐江太守周大人收兵于城中,足有大军五六万之众,想必此刻舒县必然无忧。”身侧,吕范眼见着周瑜双眉紧皱,面色忧急,却是出言宽慰道。
“传令全军,就地扎营,以作疑兵,镇北军连取淮南七十二城,必然分兵而守之,便是他张文远再能征善战,此番,戍守江边,亦是不过一二万之兵,庐江乃吾东吴要地,不可不守,吾军趁夜渡江,必要强行夺回庐江所失七县。”周瑜虽是心中忧急周尚安危,但是,庐江乃是兵家必争要地,好在此刻镇北军兵马亦是不多,他倒也可与其一争。
“诺。”身后众将俱是朗声应下。
是夜,江水静悄悄的,白日里奔流不息,此刻伴着皎洁的月色,却也是平缓的流淌着。江边,无数黑影纷纷末入江水中,随着水花泛动,停泊在江边的战船迅速开始驶动。
“传令凌统、朱然率一万水师为先锋,先行冲击对岸敌军军营,隔一帐点火,顺着江风,必要迅速袭破敌营。”明知镇北军铁骑之威,倒是周瑜亦是不敢大意,只得是下令先行破营,于岸边迅速结阵,方能阻挡镇北军骑兵冲阵。
“诺。”沿着江边,迅速将命令传达下去,周瑜还未上船,只是踏步立于江边,感受着江边的湿气,双眉更是愁云未展,张辽乃是大敌,张任敢命其亲统一军,便是自己亲信义弟张嶷,亦是将统兵之权交由其这亲降之将,可见其之能,而之后迅速击溃袁耀麾下十万大军,半月之内,便连取七十二城,这等将才,却是令得周瑜为之动容。
“哗哗哗”第一批潜入江水中的将士猛地浮出水面,朝着岸边的巡逻军士猛地扑了上去,这夜里的一场渡江之战,便拉开序幕。
“杀啊”凌统率军冲杀在前,第一个朝着后续增援而来的镇北军杀去,而后,乃是逐渐靠岸,登陆的吴军。
“敌袭”
“敌袭”
“敌袭”
营中,一片慌乱,随着鼓声震天动地,无数人影纷纷从营中冲出,结成一队队的朝着营门往外冲去。
“你们听...”周瑜闻着对岸的战鼓声,身子猛地一颤。
“这是.,战鼓声。”周瑜身侧,吕范微微皱眉道。
“不好,立即鸣金收兵,立即命朱治率军接应。”周瑜面色大变,夜中遇袭,却是反而敲响战鼓,必然是早有预谋,而己方大军冲杀上岸,却正是中了镇北军的下怀。
“杀啊”果然,对岸密林之中,突然举起无数火把,马蹄声夹杂着喊杀声迅速杀至岸边,为首之将,正是张辽,周瑜率军赶到对岸,他哪里敢不提防,入夜之后,便是率军埋伏于后方密林之中,周瑜趁夜渡江袭营,却正被其撞见。
.....。。
第一更,放假回家,目前打算是将下一本新书的大纲和准备申请买断的三万字文稿给码出来,如果顺利,暑假两个月,准备三十万存稿,而每天的更新应该还是稳定,每天晚上跑步,上午码字,下午学车,倒也是显得有些紧迫。以前欠的大家的字数太多了,希望在接下来的一段假期里面,能够为各位带来更好的更新吧。
汉代礼仪
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颔首致意。
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用于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场合。6用于雅坐时。1到4,应当作为汉服时的日常行礼,依据具体情况对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体场合容许你表现礼节的程度……人缺少礼仪观念,不必过分要求,但拱手应当能做到。如果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又有人来,当注意问候时要根据身边人的情况,决定行礼的程度。
古人迎宾讲究衣冠严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门口不期而遇,那么主人会装作不认识,不理不睬地把门关上,等换上衣服再开门迎宾。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其实就是主人在东,客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门左。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说“请”,客人答“请”,要为客人开门、掀帘子……主人请客人上座(就是做到右边的椅子上),客人请辞最终看情况决定坐次。
今天这一切都不必要了。由于建筑布局多样,所以不可能主位客位分清楚,但主人引路,客人后主人行,是应当把握的精神。
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
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原则是:心安则行之,可以行则行之其他不强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