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小说网 > > 华夏春秋 > 第九章 龙争虎斗

第九章 龙争虎斗(1 / 1)

非凡中文欢迎你!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期,吉纳将军是公认了的美国海军最有才华的年轻一代将领,而相同的是,莫怀聪也是被公认了的,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海军最有能力的一名将领。

而在新西兰东北部海域的那场战斗,是两人的第一次交手。而后来研究这两名军人的学者都非常重视这场战斗,而关于这场战斗的各方面的著作更是多如牛毛,但是其中真正能够写清楚战斗实际情况的并不多。

比如,中国学者就比较重视莫怀聪将军当时的计策,也就是战前的部署,而忽视了将军在战斗期间所表现出来的高潮的指挥艺术。

而美国学者则更多的描写了战斗后期吉纳怎么指挥舰队撤退,而避免了更大的伤亡,同时也忽视了他在战前与战斗期间所表现出来的过人一等的能力。

所以,这里我就将描写的重点放到了战斗期间。吉纳指挥的第3舰队在到达新西兰之后,就只进行过一次作战行动,并且全歼了中国的第2舰队。

这极大的鼓舞了舰队官兵的士气,也极大的提高了吉纳本人的威信。随后,第3舰队返回拉姆顿港,养精蓄锐,官兵都得到了充足的休整,而且舰队战舰的性能一直保持在颠峰状态,这次出战,美国官兵都是抱着必胜信心而去的,在他们看来,吉纳将军能够带领他们再次获得胜利!

莫怀聪中将在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官之前,就一直在大西洋战区服役。

虽然他作为鲁毅的参谋长,在欧洲内战期间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他能够被破格提拔为西南太平洋战区海军司令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他的能力多半还是被鲁毅的光辉所淹没了。

至少,在大部分的海军普通官兵的眼中,莫怀聪当时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指挥官,甚至有人猜测他是凭借着与鲁毅当年的关系,才得到了西南太平洋战区海军司令官一职的。

而在前面的作战行动中,他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舰队官兵的精力也已经比较疲惫了,更麻烦的是,当时的第3舰队与第4舰队的一部分战舰急需回港维修,性能大打折扣。

所以,莫怀聪的兵力优势只是表面上的,而说到舰队的综合作战能力,他不会比吉纳手中的砝码多多少!

吉纳在率领舰队出港之后,就让舰队以最快的速度向东追赶中国舰队。

吉纳心里很清楚,他必须要尽快追上中国舰队,尽量让舰队保持在空军的支援范围之内行动,而不要单独的与中国舰队作战。

从始至终,吉纳都没有忘记一点,即第3舰队的首要任务是防止中国军队在新西兰登陆。

如果第3舰队被中国舰队吸引到远海的话,他就无法保护新西兰的安全,更无法阻止中国军队登陆了。

就算他能够在战斗中消灭中国舰队,如果中国此时趁机夺取了新西兰,那他还是得上军事法庭。

所以,吉纳非常迫切的希望与中国舰队交手,尽快解决战斗,不管是输是赢,他都不希望与中国舰队纠缠,这是最麻烦的事情!

莫怀聪却完全不这么想,他让舰队向东撤退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让美国第3舰队离开空军的掩护,来一场单独的海上决战,以改变双方的平衡力量。

当然,莫怀聪也想过要拖延时间,把美国第3舰队吸引走,这样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但是,从本质上来讲,莫怀聪当年在跟随鲁毅参加欧洲内战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一名富有进攻性的将领。

在他看来,一味的撤退并不是获得胜利的关键,毕竟太平洋上的战争,是由海军来决定的。

即使这次登陆作战成功,但是要放跑了第3舰队的话,那么今后还是要遇到麻烦。

所以,还不如抓住机会消灭第3舰队,重创美国海军,为以后的战斗打下基础!

可以看得出来,莫怀聪确实更有进攻性,而且其战略眼光要比吉纳远得多,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莫怀聪的行动即使更照顾战略上的需求,但是并没有降低战术上的要求。

不管美国第3舰队跟不跟上来,莫怀聪都掌握有主动权。如果第3舰队不跟上来的话,那莫怀聪就将拦截美国的下一支运输船队,到时候,美国部署在新西兰的军队将彻底的失去战斗力,照样无法阻止中国军队登陆。

所以,在两支舰队遭遇之前,莫怀聪就已经站在了一个稳胜不败的位置上,不管吉纳怎么努力,他都最多与莫怀聪在战术上打个平手,而战略上的失败,这已经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事情!

看着中国舰队仍然在继续向东撤退,吉纳心急如焚,但是第3舰队已经达到了最快速度,而中国战舰的速度也不慢,照这么追下去的话,那么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与中国舰队交手。

此时,吉纳第一次对第3舰队出海作战产生了怀疑,他还真有点担心被中国舰队带到远海去。

这一点,在吉纳的《战争回忆录》中写得非常的清楚。当吉纳收到情报,中国舰队已经停止了向东航行,正在调正航向,重新编队的消息的时候,他终于松了口气,根据当时的舰队一名参谋员的回忆,当时将军只说了一句话

“让部队准备战斗!”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莫怀聪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为了能够尽量的发挥出舰队的打击力量,这次,莫怀聪将第3舰队与第4舰队分成了两部分。

其中,第3舰队又副司令指挥,配置在第4舰队东面50海里出,主要的任务是为第4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并且准备进行第二轮攻击。

而第4舰队则全力准备攻击美国第3舰队。这是莫怀聪要争取在第一时间内发动打击,同时照顾到舰队本身安全的唯一办法,如果将两支舰队混合编在一起的话,那么必然导致舰队规模太为庞大,增加了被打击的目标。

这一点,在前面的海战中已经表现了出来,过于庞大的舰队,不但不好指挥,反而容易受到攻击,会出现防空混乱的问题!

为了加强第4舰队的防空能力,第3舰队抽调了一半的防空巡洋舰给第4舰队。

同时,两支舰队的7艘战列舰都部署到了第4舰队东面20海里的地方,它们的任务不但是起到第一道防空拦截的作用,同时还要尽量的发挥出战列舰的火力,对美国舰队进行炮击!

吉纳此时也认识到,中国舰队的指挥官绝对不是个吃素的料。但是,现在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但是吉纳已经知道了中国舰队的指挥官是莫怀聪少将,不然的话,这位同样是从美国大西洋舰队调来的将军绝对不会这么大意,因为他在此之前,已经在大西洋上与莫怀聪对峙过几次,只不过并没有进行过战斗而已!

按照当时的情况,吉纳是极有可能并不知道他的对手是莫怀聪,但是他已经认识到,中国舰队肯定会抢在第一时间发动进攻,而且前面的数次大规模海战都证明,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这个道理。

所以,吉纳也命令舰队的航空作战部队在第一时间升空,对中国舰队进行攻击,而不舍得耽搁哪怕是一分钟的时间!

此时,双方的情报都是由远程战略侦察机提供的,众所周知,当时的远程战略侦察机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无法对目标进行持续跟踪,所以会导致情报出现断裂,而无法及时反应战场的情况,而正是这种情报上的差别,最终改变了这场原本应该是一边倒的海战!

中国的远程战略侦察机是从新喀里多利亚岛起飞的,它们到达美国舰队上空的时候,只能够执行2个小时的监视侦察任务,然后就必须返航,而当时中国部署在新喀里多利亚岛的远程战略侦察机就只有一个中队,按照两架飞机一个编队的出动方法,那么每过2个小时,就会出现大概2个小时的情报盲区。

而美国的远程战略侦察机是直接从新西兰的基地起飞的,规模也是一个中队,但是因为距离比较近一点,所以其每过个小时,才会出现一次大概个小时的情报盲区。

而这一点区别,最终彻底的影响了整个海战的结果!当时,双方舰队的指挥官都非常清楚这一情况,因为这些飞行在超高空的侦察机一直出现在舰队防空雷达的视野之内,只不过,战舰上的防空武器系统还无法攻击这种目标而已。

因为美国侦察机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最终的主动权落到了吉纳的手中。

在距离中国舰队还有200公里的时候,吉纳让舰队放慢了前进速度,同时绕了一个大弯,改变了原有的航向。

这个大的举动的目的就是要规避中国舰队的攻击,同时拖延一点时间。

随后,当最后一架中国的远程战略侦察机返航之后,吉纳立即让舰队全速前进,拉近与中国舰队的距离,同时让攻击部队出发了。

吉纳的想法很简单,利用当时中国舰队2个小时的时间差,来一次致命的攻击,以决定海战的胜负!

这一点,在莫怀聪的眼里是非常明显的,美国舰队突然转向,就让莫怀聪察觉到了危险,所以,他立即命令舰队转向,继续向东航行,但是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足够近了,而莫怀聪想要拖延时间,已经不大可能,他头顶上的那架美国侦察机仍然在源源不断的将情报发送给他们的舰队呢!

但是,此时莫怀聪出了加强舰队本身的防空力量之外,没有让部队发动进攻,此时战场是单向透明的,他的任何举动都逃不过对方的监视,所以莫怀聪必须要拖延时间,再过两个小时,美国侦察机就必须返航,到时候,他有足足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准备进攻。

当然,此时如果让攻击部队出发的话,他也无法找到美国舰队,攻击也不会取得多大的成果。

而这时候,莫怀聪做了一个让吉纳很是纳闷的事情,他让战列舰编队脱离了航母编队,以最快的速度向西航行!

最初吉纳只认为这名中国指挥官肯定犯了错误,但是随即,他就醒悟了过来。

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说明他不是个简单的对手,而且,吉纳想起了前面数次海战中,中国战列舰主炮那超远的射程。

虽然现在双方的卫星系统都已经被摧毁,但是谁敢保证中国人没有了别的办法,让战列舰攻击数百公里外的目标?

想到这,吉纳立即让舰队改变航向,好于中国战列舰编队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实,他的理解完全错误了。

现在,莫怀聪的想法就只有一个,立即找到美国舰队。而战列舰上装备有远程被动雷达,这种雷达能够探测到00公里范围内的海面舰艇,同时对400公里内的海面舰艇进行跟踪锁定。

显然,这是莫怀聪的一次赌博,他认为美国舰队会加速靠上来,以发挥战列舰主炮的巨大威力,但是他的想法也错了。

吉纳的判断,让他失去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而莫怀聪的错误判断,也让舰队的防空力量被削弱了不少。

但是,抓住这半个小时的时间,莫怀聪让更多的防空战斗机升空,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战列舰编队前出所出现的漏洞。

很快,双方的战机就爆发了空战,虽然有后方的空中指挥机为这些战斗机提供指挥与目标信息,但是这场空战仍然打得非常的惨烈。

莫怀聪投入了四艘航母上的所有八个防空战斗机中队,组织起了第一道拦截线,而第3舰队的六个防空战斗机中队则组织起了第二道防空拦截线。

他们需要对付的是由350架战机组成的美国攻击机群。从战机的数量上来看,莫怀聪并不占优势,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参谋人员都认为应该将第3舰队的多用途战斗机全都调上来,以应付美国机群的攻击,但是莫怀聪没有接受这一意见,而是默默的等待着结果。

当时,在第4舰队任防空作战参谋的方玉上校后来回忆说

“将军当时非常的镇定,当美国的战机突破我们的第二道防线,准备发射导弹的时候,将军笑了起来,他对我们说,‘好了,我们的机会快要来了,让大家准备战斗!’如果不是看到将军那镇定的样子,我们还真的以为将军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将军确实过人一等,他的判断太准确了!”莫怀聪的判断确实非常准确,虽然最终护航的美军战斗机掩护着攻击机到达了导弹发射点,并且发射了导弹,但是,此时前出的战列舰编队也已经到达了作战位置,并且锁定了后方的美军指挥机,用超远程防空导弹将负责战场指挥的架美军指挥机全都干掉了。

而此时,前方的美军战机失去了统一的指挥,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而开始被冲散了的防空战斗机此时也杀了回来,并且很快就干掉了大量的攻击机。

那些反舰导弹虽然发射了出去,但是却失去了后面战斗机的引导与指挥,很多导弹在舰队的防空火力网内被击落了。

最终,只有位于舰队最东面的两艘航母被导弹命中,负了轻伤,但是并没有影响到航母的作战使用!

残酷的空战,最终为莫怀聪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美国战机返航的时候,一直盘旋在舰队上空的那两架美国侦察机也返航了。

而现在,轮到莫怀聪出手了。而此时,战场上的局势对莫怀聪极为有利,不但侦察机已经返回了美国舰队上空,他们获得了足够的情报支援,而且战列舰编队此时也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封住了美国的退路!

现在,轮到吉纳头痛了。他已经失去了中国舰队的具体位置,即使可以通过前一次战斗来判断对方的大该位置,但是也要等到攻击机群返航之后,才能够发动第二次打击。

但是,仅仅给这些战机补充弹药,准备第二次出动,就需要大概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而这段时间之内,中国的攻击机群也已经到达了。

所以,吉纳现在面临着两个选择,战还是撤!莫怀聪此时做出的一个决定,彻底的让吉纳放弃了撤回新西兰的想法。

战列舰编队此时距离美国舰队大概800公里,在美国舰队的东南方向上。

莫怀聪没有让战列舰编队直接去追美国舰队,而是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向西航行,控制住美国舰队向西撤退的航道。

这一点,被证明是莫怀聪做出的最为明智的一个决定,而且最终决定了这场海战的结局!

美国战机返航的时候,莫怀聪也下达了攻击命令,他现在知道了美国舰队的具体位置,所以他必须要抓住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尽量打击对手。

这次,莫怀聪没有为攻击机群派遣护航战斗机,因为第4舰队的所有战斗机都需要降落了。

所以,在派出第4舰队的攻击机群的时候,莫怀聪对他们只有一个要求,尽量的打乱美国舰队的阵型,为后面的第二波攻击创造机会!

这批战斗机忠实的执行了任务,他们携带的都是远程反舰导弹,并且没有组成大的编队,而是紧跟在美国机群的后面向美国舰队杀了过去。

大部分战机在距离美国舰队还有450公里的地方就发射了导弹,然后随即返航,准备下一次攻击。

而这些导弹是由处与美国舰队上空的两架侦察机负责引导的。当然,战略侦察机的本质工作并不是为导弹提供引导信息,所以每架侦察机只能够引导2枚导弹进行攻击,而且效果还不怎么样。

其余的所有导弹都只有依靠自身的制导系统进行攻击,当然,这种攻击的准确性就低了很多!

此时,美国舰队上空的防空战斗机也非常的有限,但是他们仍然轻易的拦截了这批导弹,唯一让吉纳后悔不已的是,为了拦截这批导弹攻击,舰队的防空战舰至少消耗掉了一半的弹药,而在面对半小时之后到达的第二批攻击机群的时候,舰队的防空能力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了!

第二波攻击是从第3舰队出发的。第3舰队出动了20架战斗机,连那些多用途战斗机都出动了,而且这些战机还得到了第4舰队的四个中队的战斗机掩护。

显然,这才是莫怀聪将军的致命一击。这批机群的任务就是终结掉美国第3舰队!

吉纳在这半个小时之内,也重新部署了舰队,将原本处于舰队西南方向上的防空战舰全都部署到了东北方向上来,这是他做的最为关键的一件事情,而这也才最终避免了第3舰队遭遇全军覆没的厄运。

同时,舰队里的航母都向西南撤了50公里左右,这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当中国机群再次发动攻击的时候,他们遭到了美军防空战斗机的拦截,双方的空战打得仍然非常激烈。

但是,最终,因为美国舰队没有时间放出更多的战斗机,所以拦截效果并不理想。

大部分的攻击机都到达了导弹发射空域,将导弹发射了出去,并且为这些导弹提供了引导信息。

而那些护航的战斗机则全力缠住了美军的防空战斗机,好让攻击机飞行员安心的引导导弹进行攻击。

如同暴风骤雨般的导弹袭击,让美国第3舰队损失惨重,位于舰队东北面的四艘战列舰全部负重伤,另外还有四艘巡洋舰在第一波导弹到来的时候就被击沉了。

但是美国舰队的顽强抵抗,让他们的航母躲过了这一劫难,只有两艘航母负重伤,并且最终都返回了珍珠港,于半年之后重新投入了战争。

第二波攻击结束的时候,美国的侦察机也找到了中国舰队,而此时,双方的指挥官都陷入了一个艰难的选择之中,到底是继续攻击,还是结束战斗!

莫怀聪早已经准备好了第三波攻击的力量,第4舰队的所有战斗机都已经挂上了导弹,准备发动攻击,但是此时美国舰队已经开始向西北方向撤退,而且他们的防空力量得到了明显的加强,第三攻击波又主要是由防空战斗机组成的,攻击效果并不会太理想,而且损失也必然很大。

当然,最终让莫怀聪放弃继续攻击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密。现在还有很多军事密在议论,如果当初莫怀聪发动第三次攻击的话,那么美国舰队肯定完蛋了,但是真正的军事学家是不会这么看的!

当时,中国舰队的很多战舰都出现了故障,比如在第4舰队中,就有四艘巡洋舰无法继续作战,需要回港维修,而战机的出动率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其次,莫怀聪对这场战斗的要求是迫使美国第3舰队放弃对新西兰的掩护,为登陆作战创造机会,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已经达到目的了。

最后,当时莫怀聪肯定是考虑到了飞行员的损失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他需要时间去打捞落水飞行员,以减少损失,而且他还把希望寄托在了战列舰编队的身上,希望能够让战列舰编队来最终解决这场战斗。

所以,莫怀聪没有让挂上反舰导弹的防空战斗机去发动第三次攻击。此时,吉纳也决定要退出战场了,他的舰队已经遭到了重创,航空作战能力损失了2/5,舰队的防空能力损失了一半以上,而且5艘主力战舰已经无法继续战斗。

虽然,他还有发动一次攻击的能力,但是在他知道中国舰队正在高速向东行驶,同时加强了舰队防空力量之后,吉纳放弃了继续作战的想法。

他清楚的知道等到前两批中国的战斗机返回舰队的话,他要是还没有撤走,那第3舰队就要彻底完蛋了。

而且,此时中国的战列舰编队正在高速包抄他的后路,他如果撤得不及时,更是必死无疑,因此,吉纳最终放弃了战斗,准备撤退!

美国第3舰队撤出战场的行动一直被视为当时的一个奇迹,这也证明了吉纳在指挥防御作战中的功底。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吉纳的舰队已经有两艘航母,三艘战列舰遭到了重创,这些战舰的速度都掉到了24节以下,而中国舰队的速度则达到了55节,按照当时的情况,只需要8个小时,中国战列舰编队就可以追上来,给他们致命的一击,而第3舰队是不可能在8个小时之内撤退到自己空军的掩护范围之内的!

但是吉纳他确实做到了!为了避免更多的损失,吉纳让四艘驱逐舰伴随着受伤的五艘主力舰立即向萨摩亚方向撤退,而这条航线与当时莫怀聪指挥的舰队前进的方向正好成切线,而美国空军在萨摩亚有一个联队的战斗机,只要这些战舰进入了空军的掩护范围,那么就可以保证安全了。

其他的战舰此时则留了下来,继续打捞落水的官兵,而没有立即撤退。

吉纳知道,此时他必须要先吸引中国舰队的注意力,让他们放弃去追击那几艘受伤的战舰,因此,他必须要晚2个小时撤退!

莫怀聪此时犯下了他在这场战斗中最大的一个错误,没有让舰队向北包抄,先消灭那几艘受伤的战舰,而是命令附近的潜艇去袭击那几艘美国战舰,但是最后证明,美国的远洋反潜能力足以阻止中国潜艇的行动。

而莫怀聪则率领舰队继续靠近美国舰队,他还要2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让返航的攻击机重新发动进攻了!

此时,战列舰编队仍然在继续向东偏北的方向高速航行。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莫怀聪当时的一个败笔,如果让战列舰编队立即北上,杀向美国舰队的话,那么他们在3个小时之后就可以对美舰队进行炮击,彻底的解决掉第3舰队,但是这种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

现在,我们从吉纳的回忆录中可以隐约的察觉到一点,当时吉纳最忌讳的就是这支战列舰编队,而第3舰队的撤退计划完全是根据中国战列舰编队而制订的。

我们做个设想,如果此时战列舰编队转向,朝美国舰队杀去的话,那吉纳肯定会让舰队立即向东以最快的速度前进,返回新西兰,而从双方的距离,航线的角度,以及相对速度上来看,在吉纳他们返回空军的掩护范围之前,中国的战列舰编队根本就追上第3舰队。

而相反,战列舰编队继续向东偏北的方向航行,这正好切断了吉纳返回新西兰的航道,如果此时第3舰队朝新西兰方向前进的话,在他们进入空军的掩护范围之前,就将遭到致命的打击。

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当时莫怀聪安排战列舰编队单独行动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阻止第3舰队返回新西兰,从而达到这场战役的根本目的。

而战列舰编队的指挥官是非常了解这一点的,所以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舰队的前进方向,从而迫使第3舰队放弃了返回新西兰的想法。

这一点,在吉纳的回忆录中是非常明白的,如果当时没有这支战列舰编队的存在的话,那么整个新西兰战役恐怕都要改写了!

在发现中国舰队朝自己杀来之后,吉纳松了口气,至少受伤的那几艘战舰暂时安全了。

在打捞起了一半的落水官兵之后,吉纳将打捞任务交给了搜救飞机,舰队则全速向萨摩亚前进。

他的目的达到了,此时中国舰队要想拦截他们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此时,莫怀聪也终于了解了对方的真实意图,美国第3舰队不是要继续战斗,而是要全身而退,但是此时他再做出反应,已经太迟了。

最终,莫怀聪放弃了进攻,而是迅速与战列舰编队会合,返回了新西兰东北面的海域,执行封锁任务。

而此时,登陆作战已经正式开始,所以,他也没有必要去与美国舰队决战,而支援登陆作战,成为了莫怀聪新的任务。

而直到二十多年之后,中国海军当时的一份资料才解密,从而让所有人都知道,最终命令莫怀聪放弃追击的是战区司令,而不是莫怀聪本人!

这一战,可以说是中美海军之间第一次完全的海上决战。之前的两次中途岛海战中,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空中力量,以支援海军舰队作战。

而这次,双方没有动用一架空军的作战飞机(战略侦察机不包括在内),完全是由海军舰队来决定胜负。

而从战果上来看,双方基本上打成了平手。中国舰队损失了三艘巡洋舰,两艘航母负伤,而美国舰队损失了四艘巡洋舰,三艘战列舰、两艘航母遭到重创。

从舰艇的损失上来看,这远比不上前面的第二次中途岛海战,可以说,双方基本上是在一个实力相对来讲比较平衡的条件下战斗的。

另外,中国舰队损失了29架作战飞机,48名飞行员阵亡,275名舰队官兵阵亡,另外还有27名飞行员负伤,279名舰队官兵负伤。

美国舰队则损失了52架作战飞机,包括架空中指挥机。损失飞行员20名,舰队官兵有5298人伤亡。

双方的损失也相差不大!从战术上来看,双方这次是打了一个平手,所以在战斗结束之后,双方的宣传机构都大力的宣扬了这次战斗,而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在整个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并不算激烈的海战大受关注的一个主要原因。

美国政府宣布重创了中国西南太平洋舰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其实这是为自己在中途岛海战中的失利找回一点面子,而且吉纳少将回去之后还被晋升为了中将,以表彰他在战斗中的杰出表现。

当然,吉纳自己明白这个嘉奖是个什么味道,这点在他的回忆录里写得非常的清楚,吉纳视这次获得的嘉奖为其最大的耻辱!

中国方面也宣布获得了完全的胜利,而莫怀聪中将在新西兰战役结束之后就被调往了中太平洋分战区,虽然没有得到晋升,但是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他的指挥能力已经得到了承认。

而舰队大部分官兵都得到了嘉奖,这是自战争爆发以来,中国海军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奖励了!

从战略的角度上来看,美国海军这次是彻底的失败了。虽然第3舰队最终保全了绝大部分的作战力量,那五艘主力战舰也在半年之内全部被修复,重新投入了战斗。

但是,正是因为第3舰队撤出了新西兰,最终无法阻止中国军队在新西兰登陆。

也就是在第3舰队到达萨摩亚之前2小时,中国登陆新西兰的战役正式打响了。

如果第3舰队能够返回新西兰的话,那么新西兰战役肯定要改写,至少能够为美国争取到至少2个月的准备时间,甚至有可能将新西兰战役推迟到下一年,这必然将会对整个战局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从太平洋战场上的情况来看,中国抓住了这次机会,随着第3舰队撤出新西兰,登陆作战打得很轻松,最终大部分的美军在缺乏作战物资的情况下投降。

而在新一年的季风到来之前,中国就已经占领了新西兰,成功的实现了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扩张,并且最终把美国部署在澳大利亚的部队给困死了。

而提前一年夺取了新西兰,这也让中国能够在0年初将海军兵力集中到中太平洋上,解决了兵力紧缺的问题,同时为下一步进攻创造了机会,最终奠定了中国海军横扫太平洋的基础!

这场海战的规模并不大,但是毫无疑问的,这对整个太平洋战局,甚至对整个第三次世界大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莫怀聪将军也通过这场战斗证明了自己的才能!

最新小说: 凤舞大明 我把反派男二攻略了唐棠 蛊王你可不可以不杀我 苏轻轻傅熙瑾 匪石献玉+番外 念她入骨 明穿之朱祐樘[系统穿] 不好意思,我白毛过敏 仙宇帝尊 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