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恨才人无行;二恨红颜薄命;
三恨江浪不息;四恨世态炎冷;
五恨月台易漏;六恨兰叶多焦;
七恨河豚甚毒;八恨架花生刺;
九恨夏夜有蚊;十恨薜萝藏虺;
十一恨未逢敌手;十二恨……天下无敌”
嘴里吟着剑君十二恨这首,改编自清代文学家张潮所著幽梦影的诗号,林牧忍不住有些期待。
在许多武侠迷那里,风云那拥有着四大神兽、以及帝释天、神、魔的世界,就算是武侠里的高武世界,没办法,经过几十年漫画、影视的改编,风云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武侠。
但真要说起高武的话,真正的武侠迷却是知道还有一些,比如说天子传奇、神兵玄奇,真要说起来,龙虎门似乎也算一个,海港城漫画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赋予了这些武侠漫画超强的视觉冲击。
海港城生活稳定,自然就产生了这种武侠文化大爆发,除了以上的这些,还有代表着狼派武侠的武道狂之诗,同样画风上佳;在同时期的大陆,因为积弱百年,百业待兴,所有人都在渴望改变生活的情况下,却是文化不显,没有形成文化的温床,这点很正常。
而就在同时期的弯岛,那时却是亚洲四小龙,是无数大陆人羡慕的对象,生活的富足、闲适,自然也就催生出对精神文化,尤其是武侠创作的需求。
在前世,代表着谐派武侠的李凉,正是弯岛作者,代表作奇神杨小邪,许多武侠迷都知道他的名字。
而另一个影响弯岛数十年,曾经因为太过吸引民众追剧,而被弯岛正府禁播的霹雳布袋戏,却是因为剧中使用闽南语、又采用木偶代替角色的原因,而让许多非闽南语覆盖地观众不适,觉得霹雳布袋戏一般般。
这也并非是观众的问题,霹雳布袋戏自己的宣传,也有毛病。
比如说其曾经拍过一个霹雳电影,叫做圣石传说,本来也是想用作打开大陆市场的敲门砖,也曾在电视上播放过,但其剧情,实在是乱得可以。
从开头六大派封印的那个大boss时,许多人还以为这部电影就是这boss突破封印,结果竟然又搞出个其他的主线,即使是霹雳老剧迷,也有不少看年迷糊,更不用说是新人了。
这样的情况下,圣石传说在大陆虽然播出,但却没引出什么风浪,算是错过了一个极佳的机会。
另一个没有进入大陆的原因,就是其宣传、销售渠道的问题。
许多瀛岛漫画在大陆宣传得人尽皆知的时候,霹雳还在如同早期的网络小说一样,靠着弯岛那块小地方卖正版光盘盈利,这样如何让人知道?
后来互联网普及,霹雳倒是借此获得了一大批大陆的忠实粉丝,也让许多人愕然发现,原来当初还珠格格那群人,也是霹雳布袋戏的粉丝。
而在国内cos界被日漫、美剧角色占满时,在弯岛台南当英文实习老师的席珍,第一次把霹雳布袋戏的角色,带到了cos圈,自此就是十多年的cos生涯,让霹雳在cos圈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都是一部堪比小说一样曲折的故事……
总的来说,霹雳布袋戏在大陆没有盛行,一小部分是因为自身的风格问题,大部分却是因为自己在大陆进行宣传的失败,至于那些新人常说的“闽南语听不懂”,那就纯粹是习惯性吐槽了,毕闽南语再听不惯,那也是自己国家的话,较之日语、美语,哪个更难听懂?
……
一部霹雳史拍了几十年,一个素还真在荧幕上演了几千集、每集平均1小时的武林神话,每每想起,林牧都有些惊艳的感觉。
甚至不单是霹雳布袋戏,以布袋戏形式拍摄的射雕英雄传、风云之类的武侠,即使没有那些炫目的特技,在今天看来,依旧比一些小鲜肉的片子好看许多,尤其是风云中,聂风夺取火猴的那一段,依靠纯粹的操偶水平,竟然真就表现出武侠人物高来高去,风神腿凌厉迅捷的风格,实在是让人暗叹这些传统文化传承者的手艺高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林牧在西游记时,就与许多曲艺圈里的大师约定,他们可以随意进行相关的剧情再创作。
不单是曲艺圈,连同小说圈也是如此,林牧从来没对自己名下各本小说的同人作品,进行任何形式的规定,养活了不知道多少同人写手,也因此在小说圈里地位独特,名压兵祸横行、李小凉一头,却没有任何人觉得不对。
而到了水浒传时,这种情况在曲艺圈达到了顶峰,戏园子里关于水浒传的故事吸引了许多戏迷的注意,也改善了不少唱戏人的生活。
闽南的布袋戏传承,同样如此,在布袋戏的演绎下,书中那一个个梁山人物,在戏棚里获得了第二次新生。
……
这些事情,都润物细无声地进行,霹雳布袋戏的长篇剧集,以及蜀山剑侠传的煌煌巨著,被林牧当成了未来武侠区的发展脉络,或许在不久后的将来,玩家可以在天地中一边体会着御剑蜀山的快意,一边欣赏着霹雳的武侠世界。
现实没让林牧失望,枫岫主人祭天之舞的精彩,惊艳了无数的观众,剑君十二恨的独特气质,更是让许多喜欢剑客的人迷恋,一直在网上问林牧相关的剧情。
“还是不剧透了,让这个武侠梦一点点精彩吧!”
林牧作了决定,心里松了一口气,眼看着天地里一派喜气洋洋的过年时光,便也与兴冲冲的一家人,体验了把古代人过年的生活。
而在他轻松适意的时候,许多人却是连夜赶着飞机,赶来中原。
他们都是影视圈的人,这一次原本也在好好过年,现在却是如同被火烧了屁股一样地着急上火,没办法,他们总感觉背后有个一页书的身影,正在提刀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