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饭菜刚刚摆上桌,冬儿带着一脸儿的喜悦,风尘仆仆地进来了。
“哎呀!冬儿呀!你回来的正好,可真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赶紧洗吧洗吧,过来吃饭。”韩多娘边说边给韩多使了个眼色,还悄悄叮咛:“别说他了,让冬儿吃顿好饭吧!”
韩多没有做声,当然也没有去说冬儿。韩多寻思,儿子也大了,管得太多也不好,晚上再与他唠唠。
没想到,吃过晚饭,冬儿竟主动凑到爹爹身边,急不可待地说道:“爹,我今儿在夫子庙看好了一个铺子,年租五百两银子。”
“五百两,可真够贵的。”
“我也是这么认为,可是反过来一想,夫子庙的铺子,赶上大集,还可以把东西拿出来卖,刚好铺子的门口就是市场,多省事多方便啊!再者说,那地方的人也多呀!”
“你说的也是哈!这么说这些日子,你总是不着家,敢情你都蹽那去了?其实那地方不错,只是租金太贵。可谁去经营啊?你行吗?”
冬儿一时半会儿的没有说话,只是拿眼睛瞟着爹爹,后来他想到了青青。如果把那个铺子租下来,就可以天天去看青青了。冬儿想了想,终于鼓足了勇气,又接着说道:“爹爹,我想我应该能行。”
“你想怎么做?卖我们绸庄的货,这倒行。你亲自卖吗?”
“当然了,我会亲自卖的。”
“不光是卖货还得上货,你一人肯定不行,最少得需要两个伙计,你手里有可靠的伙计吗?这找伙计其实也挺不易的,这品行和能力都得有,才算是一个放心的伙计。”
“我如今放不放心的都没有。爹爹,你就帮帮我吧!”谁知冬儿说完,竟挠了挠脑袋又说:“对了,爹爹,我想起来了,爹爹绸庄里的伙计甲叔叔乙叔叔都行啊!把他们派到夫子庙一个不就行了!”
“好小子,你还真能想。不过,你想的这个法子还是对的。明天爹就跟你去趟夫子庙看看铺子。”
次日清晨,韩多和冬儿来到夫子庙,找到那个铺子,还好,铺子还空着,大门是用木棍拴上的。韩多想了想,进去看看再说,反正门口还在贴着“出租”二字呢!
于是他把木棍卸下来,与冬儿进去看了看。还好,屋内空空如也,无人无物,看样子还没租出去。看过了房子,父子二人又出来了,又把门按原来的样子拴上了。
接下来,他们便坐在门口等着,等着东家的出现,他们也好谈谈租用铺子的事。
“韩冬,怎么是你呀?”是青青过来了。
“青青,你要上哪儿?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我爹爹,爹,这就是青青饭庄的青青。”
“伯父好!”青青很有礼貌地向韩多拱手问好。
“好!好!是青青啊!”
见了青青,韩多心中虽然有些发愣,但还是笑呵呵地看着青青,这小子什么时候认识的姑娘,我怎么一点儿不知道。韩多在心里暗自嘀咕,并未说出来。
“伯父,韩冬,你们一定饿了吧?到我们那吃点什么吧!”听青青一说,韩多父子俩才感觉到肚子竟真的饿了。
“爹爹,我们还是先去她那饭庄吃点什么吧!吃过了饭,再过这来看看。”
“好吧!!爹听你的,我们这就去吃饭。”
“我说青青,你刚才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出去买什么呀,别忘了,省得到晚上该耽误事了。”冬儿在提醒青青。
“没什么事,我只是闲逛。这不客人少了吗!我就出来透透气。没想到遇到你们了。如果遇不到,你是不是得越门而过啊?”青青边说边拿眼睛看着冬儿。
“那哪能呢?只是想着等见到那铺子的主人后再到到你这吃饭。”
“好了!想吃什么说话,别饿坏了,该不又是阳春面吧?”
“还真让你给说着了,还是阳春面。”
从青青饭庄出来,韩多父子俩又来到了那个铺子,铺子的主人还没回来,父子俩在门口又坐下了。
“冬儿,我终于明白了,你为什么总要在夫子庙开铺子,跟爹爹说实话,是不是由于青青的缘故?”
“呵呵呵!不完全是,认识青青也没认识几天。自打跟你们到夫子庙大集卖布的时候,我就有了这个念头,因为我毕竟长大了,总得要做事情,夫子庙这地方人多,销售当然也得多啊!如果我把铺子开在我家旁边,我俩挨着卖布,那岂不是自己家人砸自己家的饭碗吗?”
“还行,我儿子还不算傻。”韩多不知是夸儿子还是损儿子,反正是顺嘴说了这么一句。
他们正说着,看见一身穿长袍,脚穿短靴的男子走了过来,“请问两位为何坐在门口?要么进屋坐坐。”
“那么。你可是这个铺子的东家?”韩多问。
“我不是东家,但我是东家的管家,他已把租用铺子的事全权交给我了,一年租金五百两白银,交钱便可立马经营。”
“啊!那我们就先看看再说。”
管家领着他们四处转了转,铺子是不错,里外两个房间。刚好外屋经营,里屋囤货正合适。韩多动心了,再不先把铺子租下来,让冬儿全权经营一年,如果行,继续租,如果不行,把卖不了的货转移我那个韩多丝绸庄继续卖不就行了。
韩多已经寻思妥当,又问:“我说管家,四百两,怎么样?四百两立马成交。”
“我是受东家的委托,东家交代五百就是五百,少一文都不行。我说兄弟呀!如果四百两可以的话,就这么好的铺子,这么繁华的地段,早就没了,哪有你的份啊?”
“爹爹,我看就租下来吧!管家说的对,这是繁华地段,经济收入也一定很可观的。”冬儿见爹爹有些迟疑,竟忍不住催促道。
“好了!冬儿,既然你这么喜欢这个铺子,爹爹就成全你好了。”韩多说着即刻拿出了五百两银票交给了管家。
“好了!这个铺子就交给你了!祝你们好运。告辞了!”管家说完,离开铺子。
冬儿终于如愿以偿了,终于有了自己的铺子,心情当然是格外的舒畅。这会儿父子俩正在拾掇屋子,他们边收拾边聊。
“冬儿,明天你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想着找人把门匾做好,就叫韩冬丝绸庄,怎么样?”
“爹爹,不用,就叫韩多丝绸庄二部,岂不是更好吗?这样的话,就可以显示我们韩家的物质丰厚,实力强大。最起码一下子连锁两个铺子。”
“不不不!儿子,你错了,爹爹的绸庄是爹爹的,儿子的绸庄是儿子的,我们不可以混在一起的。不过,儿子,你就放心好了,从表面上看是这样,可实际上我们依然是一体的,你缺货可以随时到我的绸庄调货,我缺货当然也可以到你的绸庄调货。”
“可是,爹爹,我怎么觉得韩冬丝绸庄这个名字怎么这么别扭呢?”
“怎么别扭了?说说看。”
“爹爹你看,我跟你说啊!这韩冬二字,听起来就像是经营冬天的物品似的,如果是冬天还好,但如果到了春天、夏天、秋天,客人一看这名字,不都得越过去不进来啊?”
“这倒也是。那你说说叫个什么名字好哇?”
“干脆就叫东东丝绸庄吧!东西南北的东,与我的名字同音不同字,更何况东为首,岂不是吉祥。这名字听起来多好哇!”
“哎呀!我的冬儿还挺有头脑的。对,就叫东东丝绸庄好了。爹爹觉得也挺好听的。”
“爹爹,再过两天,就是夫子庙集市的日子,在此之前,我们可以把货物备齐。”
“好!我儿有头脑,就这么办了。”
明天就是夫子庙集市的日子了,韩多驾驭马车把韩多丝绸庄的布匹运来了一大半。总之,韩多丝绸庄有什么货,东东丝绸庄就有什么货。
货物齐全了,韩多告诉儿子说:“这些货物你可要拿账本一一记好了,记上是什么布,多少匹,价位是多少,我说的当然是进价了......这些货就算是爹爹送给你开绸庄的贺礼。”
“谢谢爹爹。”
“我是你爹,就甭说谢了!但你要把账目捋清了,以便日后也好结算。要写清楚进价多少,出价多少,利润多少,将来给伙计开工钱,官府收税钱,都得从这里出,只有弄明白了,算清楚了,才能做好生意。”
“爹爹,你也别太小瞧我了,我在裁缝铺做了那么长时间,还时不时的在你的铺子里转悠,多多少少我还是明白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