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麻烦不少,可能引发出很多不可测的问题,但张邈、马腾这二位暂时也只能放着,静观待变。
以王匡和张邈的关系,青州方面就算有所猜测,也不可能对其采取什么行动。事实上,以通常的观点而论,张邈算是青州的盟友,对青州一直持有善意。
虽然由于理念问题,王羽不能接受对方的好意,但总不能就因此向对方动武,那样做,只会令得仇者快,亲者痛,天下有识者心寒罢了,最终得不偿失。
王羽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对策,一方面加快对吕布军的外交,推进联姻的进程。为此,他打算让孔融常驻在洛阳,由祢衡往来通报消息,同时,江淮既然已经恢复了平静,他打算将鲁肃也调过来帮忙。
说起来,招揽了鲁肃后,他还一直没见到人呢。
另一方面,王羽打算班师回高唐,开始高调筹措东渡的各种事宜。
张邈联合吕布夺东郡,在历史上就发生过。当时是曹操东征徐州,被张邈趁虚而入。而现在,打徐州的变成了袁术,但由于王羽的巨大压力,曹操不得不将主力移动到陈留、颍川,展开了对南阳的攻略,为下一步的西征或南征做准备,东郡还是空虚了。
尽管不想让吕布困守洛阳的局面得到改善,放任这头猛虎跑去东郡,但王羽却也做不出提前给曹操通风报信这么下作的事。
实际上,据王羽所知,曹操对情报系统的投入还是很大,很有成效的。在戏志才时代,曹军的谍报系统就已经很强了,在徐州,曾与徐庶率领的青州情报系统,有过好一番报系统大体上没动,却在做着很细微的调整。
这些调整一方面是弥补从前的遗漏,或者修补不够完善的细节,另一方面,则是很有针对性的加强了几个特殊领域的招募和训练。其针对的目标,正是隐雾军,所以这些增强的领域,都与隐雾军的特色息息相关。
别的布置还不是很清楚,但情报显示,近几个月,借着曹操张榜招贤的机会,郭嘉招募了大批游侠和各种江湖上的能人异士。不知就里的人,可能以为,郭嘉是打算效仿信陵君了,可王羽却很清楚,郭嘉这是要成批量的训练杀手。
其实,历史上的郭嘉,就有这方面的嫌疑。
在孙策遇刺杀身死前,郭嘉曾对曹操说: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结果这句话说完没多久,孙策就死了。
虽然出手的是所谓的许贡门客,但只有三个普通门客,就能围杀了孙策这样的猛人,听起来多少有点奇怪。如果再考虑到郭嘉的那句评价,这里面的味道,还是很耐人寻味的。
连杀手都开始训练了,以郭嘉的智谋,又岂会放过对领地内部的监视和刺探?
张邈行事只是自觉很隐蔽,但实际上,他毕竟是久负盛名的名士,行事风格是很高调的。他在东郡的各种串联,说不定早就落在了郭嘉眼里,只是出于某些原因,并没有对他采取行动罢了。
真玩起阴谋来,张邈这种半吊子哪是曹操、郭嘉这种人的对手?
王羽认为,只要自己班师回青州,将东渡的消息传扬开来,曹操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紧张了。只要老曹将注意力转回来,张邈也就无机可乘,计划很可能中途夭折。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白波的东迁已经进行了多个来回,除了断后的一万多劲卒之外,其他的几十万人都已经到了洛阳,并开始向东移动。
如果天公作美,不出现恶劣天气的话,这场浩大的迁移行动,将会在五月中旬前后完成。有于禁坐镇黎阳,就足以保障西线的安全,王羽已经没必要继续在魏郡逗留了。
他带骑兵主力离开后,除了减小曹操的压力,让他不会轻易放弃东郡之外,还极大的缓解洛阳一带的紧张气氛,对孔融的外交工作也大有助益。
要知道,吕布这个人,可是出了名的吃软不吃硬。
以私事而言,蔡琰有孕是个很重要的原因。虽然王羽没特意强调,但在青州内部,蔡琰就是他的正室,一旦生下男丁,就是嫡子。从势力传承的稳定性来说,没有比这更完美的结果了。
就连得过且过的贾诩,对此都非常着紧,前后劝了王羽好几次,让他尽早将蔡琰送回高唐静养待产。这要是换成做事更严肃的田丰,亦或老爹老娘他们,知道消息后,还不知道会紧张成什么样子呢。
公事加上和公事一样的私事,王羽干脆把事情交给徐庶、鲁肃等人打理,自己甩甩手,直接打道回府了。曹操、郭嘉固然很有智谋,但王羽觉得自己留下的这个组合应该也不差多少了,至少不会被全面压制。
当然,王羽也不会把希望都放在别人身上。
人的行为,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最难预测的。即便是贾诩、郭嘉这样的智者,顶多也只能根据某些人的性格和利益所在,进行有限的预测罢了,没人能真的料事如神,完全洞彻智慧堪与自己比肩的智者的心思。
王羽要求幕僚们在战略上和外交上同时做好准备,以应付出现最糟糕的情况——也就是吕布成功占据东郡,将洛阳周边连场一片,成为兖州新兴势力后,青州方面该如何做出应对。
至于马腾,王羽暂时没有任何头绪,情报太少,他连马腾在与洛阳联系之前,到底在和哪一方势力联系都搞不清楚。董卓、曹操、甚至袁谭、高干,以至于河东的郭太之类都有动机和嫌疑,一个一个去猜实在太难了。
实际上,若非情报司中有贾诩的族人参与,并且在洛阳认出了西凉名士阎行,知道其在韩遂手下效力,而此时的韩遂正与马腾交好,否则王羽根本就无从得知西凉势力的出现。
阎行是谁,王羽完全不知道,西凉势力当中,他能叫出名字的,也无非就是马腾父子几人,韩遂再加上个庞德罢了。
情报少得没法再少,王羽纵然有先知的本领,也无从揣测马腾势力的出现,到底会给中原带来怎样的变数,更谈不上设法应对了。
王羽能做的,也只有加强对三辅的刺探,叮嘱贾诩尽快将情报系统的触角伸过去,以免出现和之前河东一样的情况,情报延迟的时间过长。
贾诩觉得很为难,却也只能苦着脸应下。
这件事可不好办,西凉那地方太乱,普通的探子到了那种地方,连生存都成为问题,别提刺探情报,再将情报传递回来了。若非贾家在西凉还算是有那么一点点人脉,多少能张罗张罗,贾诩真想撂挑子闹罢工了。
孔融当下返回洛阳,祢衡继续留在枋头,作为情报中转,于禁的羽林军主力离开朝歌,向黎阳方向移动。
不过王羽并没有放弃朝歌的意思,关宁的城管大队很快接管了这里,配合前后赶来的十余万白波,以枋头这个三水交汇之处为中心,开始大兴土木,建设新家园。
张杨、于毒这些最有资格对此提出异议的,此刻却都在庆幸,比起失去一个朝歌城,保住了河内的主要地盘才是值得庆幸的。而魏延和隐雾军的退走,更是让他们大大的松了口气,这支阴魂不散的部队,给他们带来的心理阴影实在是太大了。
一晃到了五月初,这一系列部署都已完成。
王羽准备启程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见到了麾下的一众英才。
其中有新加入的魏延和鲁肃,还有久违了的杨奉等人,再加上有段时间不见了的徐庶、潘璋等人,以及身边的赵云、太史慈、于禁、贾诩……这一刻,黎阳城下可谓将星云集,王羽觉得眼前晃动着的不是人影,而是无比璀璨的光芒!
王羽很欣慰,这就是自己两年多的奋战后,最宝贵的战果和财富了。
拨云见彩虹,群星汇一堂!
有了这些人才,就算没有青州的偌大基业,自己也是天下有数的最强诸侯之一。有了这些英才之助,还愁乱世不能迅速平定么?对此,王羽有着极为强大的信心。
王羽先是看向了鲁肃、魏延,满面春风的说道:“子敬,文长,本将久闻二位大名,今日一见,生平夙愿,又得偿矣。”
魏延身形魁梧,鲁肃却也不是小说里那种文弱书生,老好人的形象,他的身材也同样高大,和魏延站在一起,身形、气势都只是稍逊罢了。
王羽倒也不意外,毕竟有了那么多先例,特别是徐庶,他知道书里和现实是有差距的早就适应了。在文武双全的徐庶之外,再多一个在朝堂上长袖善舞,上吗也能统兵作战的鲁肃,对青州来说,却也不嫌多。
“些许薄名,竟得入主公清听,得以见用,肃不亦幸哉,原为主公效死。”鲁肃很都很,他们两个可不愿意当农夫,挥锄头到底是什么感觉,他们早就忘记了,生满老茧的手只会握刀。不过,见识过了青州新老众将济济一堂的风采,一向很狂妄的李乐突然对自己没了信心。
“还打算继续从军的,到元直那里报个名,从今年开始,地方军的建设就会正式展开,元直,此事就由你来负责,文珪等人依然作为你的副手……”
早在新政施行之处,王羽就和田丰商定了尚武之策,只是一直没腾出足够的资源实施。若不是训练不足,徐庶的原山之战也用不着打得那么险,现在形势安定下来,王羽决定将此事正式提上日程。
徐庶将来若要为帅,不经过大规模的练兵是不行的,黄巾众将的武艺、韬略都有所不足,但统率民兵倒是绰绰有余。而潘璋那些偏门战法,用在隐雾军身上虽然也很好,但用来弥补民兵战力不足却更加实用。
所以,王羽的安排是以徐庶为主,鲁肃为辅,于禁这个老手从旁照应、指点,再加上一众黄巾将领的协助,就从魏郡开始,将这项政策施行,并推广开来。
王羽相信,等到下次自己挥军大举西进的时候,这些布置就会成为澎湃的动力,推动这股从山海之间卷起的风暴,席卷中原。
那一天,不会遥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