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1 / 1)

话说当日在湖广均州的时候,陈世美也是二老双亲的好儿子、秦香莲的好老公、一双儿女的好父亲。读书人的各种优秀品质,不用刻意做作,大家也都能在陈世美的身上看到。那个时候,流行考公务员,大家都说,只要端上国家的碗,就一辈子不愁吃不愁穿。陈世美读书好多年了,就因为是农家子弟,家里不够富裕,老是攒不够考试的费用。买机票,一个是太贵,二来呢,当时飞机还没有兴起来;买火车票呢,会太挤,上厕所都不方便,再说呢,那时候铁路还没修通。没办法,只能采用最环保、最绿色的办法去京城考试。你别想多了,那时候也没有自行车。对了,就是步行。湖广均州到开封汴梁,得一顿好走,才能到达。一路上,你得吃饭吧?你得住店吧?没有银子成吗?不管是啥社会,有钱人走遍天下,没钱人寸步难行,陈世美那个时代,也完全就是这个样子。陈世美一家老小,省吃俭用,终于存了一点钱。

乡下人,存钱不容易,靠的就是那点庄稼、卖个鸡蛋、养个猪啥的。朝廷又是这赋税、那杂捐的,不时来个摊派,偶尔打个白条。乡下人的日子都是紧巴巴地过。等陈世美的老爹感觉存下的钱可以让儿子上京考一回公务员的时候,陈世美已经四十好几的人了。两个孩子,大的已经十二三岁,小的也有八九岁了。这个年纪,陈世美基本上生活稳定了。陈世美想想,其实在家里,一辈子也就这么过了。考试什么的,对他来说,吸引力并不大。在家里,奉养双亲,照顾妻儿,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件乐事。

可是,自幼读书至今,不考公务员成吗?

从精神层面来说:老先人就一直要求读书人要“积极用世”,要服务社会、造福大众,还说什么“学而优则仕”。你一个读书人,整天看先辈的教导,如果不思进取,不求功名,想起来,总是会有点别扭的。

从社会层面来说:村里面读书的人没有几家,本来大家都是种地的,陈世美的爸爸非要让儿子读书。如今,书读了这么多年,如果不去京城考一趟,村里人还不背后议论死。陈世美的爸爸、妈妈偶尔在村里走动时,可能是心理原因吧,总觉得有人在说三道四。这陈世美要不去考试,社会舆论的压力很大,村里人的吐沫星子还不把陈家给淹了。

从亲情关系来说:就父母一方面,二老含辛茹苦,费劲百般艰难,才给儿子创造了安心学习的条件,只有考上公务员,才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就妻子一方面,当初秦香莲之所以嫁给手无缚鸡之力的陈世美,还不是因为他是个读书人,跟了他有个盼头,咋说也算是选了一支潜力股;要不然,就秦香莲那时的相貌、人品、能力,可以嫁的富贵人家多的是;虽然大家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就陈家的家境来说,日子虽然有些紧巴,但也还过得去,夫妻两个也还相敬如宾、和和美美,因此,只有考上功名,才可以“夫荣妻贵”,算是对妻子生儿育女、辛苦付出的感谢;就儿女一方面来说,后来的人都说,“学好数理化,不如遇个好他爸”,再后来的人都在“拼爹”,实在不行的,还有“拼干爹”的,为了儿女打算,陈世美也觉得,只有考个公务员,也才对得起自己的孩子,只有考个公务员,儿女的未来才会有个着落,看看那些上位的人,哪个不是靠爹的,要么就是靠丈人的。

从经济方面来说:这十几年来,家里的收成也好,父母妻子种田积蓄的那些钱,差不多也够去京城走一回了。

所有的事实和原因都摆在面前,这一辈子,如果不拼一次,心里实在难安啊。总不能等到头童齿豁的时候,才颤颤巍巍的去考公务员吧。还好那时候没有年龄限制,放到而今,像陈世美这年纪,连个国企他都进不去,更不要说是考什么公务员了。基于以上的事实原因,陈世美还是决心去考它一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去走走也好,长长见识,就当是去积累社会经验了。陈世美心里也有这样的想法。

说走就走,陈世美在家人依依不舍的欢送下,踏上了前往开封汴梁的赶考之路。

最新小说: 全球狂欢夜[无限] 暗扣青色 我的美女市长 心动难耐 疯了吧?高冷校花堵男寝送奶茶? 超级败家子 四合院:感谢截胡之恩,全院吃席 李教授的婚后生活 原神:开局撞晕了荧 超甜狗粮:影后姐姐在我怀里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