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玉莞也没完全死心,又在码头上询问起现在有没有铺面可否让他们暂时借地摆摊。终于找到家作为临时仓库的铺面,愿意以半月八两的租金先租给他们十五天摆摊。
玉莞回去便和家人商量了,现在云溪郡已经有开始搭船走的学子了,租金也开始计算了,他们要抓紧时间,当天晚上便开始制作“钵钵鸡”。
第二日开始,天没亮他们就从张家村推着借来的平板车去云溪郡摆摊。后来福满楼出了点事情,玉莞必须天天坐镇福满楼,又和玉叔商量了,晚上借用福满楼的厨房烹煮。
白天李氏在福满楼做菜或上门做菜,玉莞和玉岚边在码头卖“钵钵鸡”,边串边卖,有时玉莞处理事情去了,玉岚还得一个人卖,仲礼和叔娃下了课,不仅要照顾家里的庄稼,还要送菜来。
一时间,小张家每个人几乎都忙的团团转,特别是玉莞,有时候一天要来往码头和福满楼好几次。
而云溪郡码头越临近秋闱人流越多,玉莞他们这加了海椒风味的“钵钵鸡”很吸引来往的客商,甚至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也派人来买,他们对这几文一根的新品菜肴,趋之若鹜,简直供不应求,连十五赶场的日子,玉莞他们都没时间去宜安村摆摊。半月下来,到九月二十的时候,一家人才有时间一起聚在家里。
“好累啊,我现在是看着床就有睡的渴望,看着油都想去灌两口。”玉岚揉着酸痛的手臂,这段时间光串“钵钵鸡”都在她手上划了好多道口子。
“是啊,我可是上课都在想着削竹签,笔我都要看成竹杆子了。”叔娃正往手上的伤口涂着药粉,这些天他都是趁着晚上削竹签,为了不耽误写字,基本上都削到深夜。
李氏在一旁洗着他们的衣服,仲礼则抓紧时间看着卢先生已经开始给他讲解的《论语》,手里也没有停下,不时的做着笔记,在他学论语的第一天,玉莞可是和他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由于玉岚、玉莞这些天住在云溪郡,他可还没忘要给她们补上。
玉莞在旁边写写画画,她用不惯算盘,还是用列式计算,十五天算了下来,除去成本,赚了三十两七百三十文。玉莞宣布结果的时候,李氏几人都发出了一阵欢呼,要知道村里好点的人家种地一年也不过赚三十两而已,他们这才十五天,就赚了三十两。
“姐,要不以后我们就去云溪郡摆吧,宜安村那个恶少还要收保护费。”叔娃提议道。
“这是赶上秋闱,周遭的人都要通过云溪郡的码头,才有这么高的收入,如果平日的话,可能没有这么好的生意,还有长时间的这种状态,我们家哪个人能吃得消。”
玉莞把钱和账本收进盒子,摸着叔娃的头说道。
“我们都不怕辛苦的。”
李氏、玉岚和叔娃异口同声道。
“哥,你怎么看?”
玉莞转头问还在奋笔勤书的仲礼。
“啊?”仲礼抬起头,“云溪郡人流要比宜安村多,但是平日也只有拉纤的和客商,码头离城里富人住的地方也远,就算加上赶场,可能一个月下来能赚个十来两吧。我们家去云溪郡怎么都要一个时辰,很不方便,总不能一直借用福满楼的厨房吧,还有,我们地里的活短时间丢下可以,但不能一直不管啊,莞莞又很看重这新种的庄稼。”
“我们可以把地租给别人种嘛,卖了也行啊。或者让幺爹或者大发叔他们帮忙看着,我们给钱不就行了吗?”叔娃还是不太明白。
“叔娃,你知道士农工商的意义?我们摆摊是挣钱,但是我们放弃了我们的地,那我们就彻底沦为工和商,这会被人看不起的,村里的人对我们去福满楼帮厨都看轻我们了,你想想以前爷爷他们怎么看待二嬢嫁的那个商户的?”玉莞耐心的和叔娃解释道。
“开学第一课,老师就和我们说过‘天下诸多事,惟有读书高’,我和哥哥不是在读书吗,人家为什么看不起我们?”
叔娃有点懵,家里花这么多钱送他们去读书,难道还被看不起吗。
“叔娃儿,如果我们像大伯那样有个功名,才能让娘亲她们挺得直腰啊。”
仲礼语重心长的和叔娃说道,他们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作为长兄,父亲不在了,他就要担起教育弟弟的重任,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好好和叔娃说说,砥砺前行。
仲礼终究没有让叔娃问太多,把玉岚和玉莞叫来,给三人讲授起这些天丢下的功课。一听到听课,玉岚就露出难受的表情,让她煮饭做菜,绣花纳鞋,再累她都做的下去,这个读书习字她丢下很久了,早就不习惯了,一听到之乎者也就脑门疼,若不是看到李氏都被玉莞押着识字写字,她都坚持不下去了。
反观玉莞,听的倒是津津有味的,不时还提了些仲礼都没发现的问题,和仲礼探讨的同时,还能帮仲礼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玉岚也只能暗自叹气,硬着头皮听下去。
玉莞看李氏和玉岚的难受样,对仲礼和两人说道:“娘亲只用识字写字便好,你要时常出去帮厨,识字写字才不容易被人骗。而姐姐,四书五经中其他可以不听,《诗经》和诗词歌赋还是要学的,这段日子就练字吧,等讲到《诗经》再来听。”
仲礼一向对玉莞言听计从,没有提出异议,玉岚仿佛得到圣旨解脱一般,管他后面学什么,这会已经兴奋地抱着玉莞:“好妹妹,姐姐给你多绣几个香包。”
玉莞可不是个客气的主,玉岚的绣工承袭李氏,在村里的姑娘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她乘势好好的讨了三个香包。
九月都快过去了,大豆进入了收获期,玉莞家也种了半亩大豆,她和李氏、玉岚用了半天就收好了,而他们家瓶瓶罐罐已经堆了满了屋子,都只剩下过路的道了,把一些晒干了后用布袋子拴在梁上,李氏便说把多余的大豆做成“灰馍儿”,也就是腐乳。
豆花点成后,勺出用布包着,盖上木板压一两刻钟便是水豆腐了,因为是要做成“灰馍儿”,李氏这次豆花点的老,等到豆腐点成,把豆腐切成一寸长的小方块,放到蒸笼蒸一会,稍微收干下水分,便放到放了稻草垫底的簸箕里,铺一层再加一层稻草继续放豆腐块,直到所有豆腐放完,放到灶旁不远等它自己发霉。
接下来的日子,玉莞他们就要忍受家里霉臭的味道,等上半月豆腐长出长长的毛毛,就可以用盐、酒做成“白灰馍儿”,也可以加入海椒粉、花椒粉做成“红灰馍儿”。玉莞家一样做了几个坛子,好好保存的话,这东西放到来年春天都不会坏。
玉莞想到加入海椒面制成的豆豉是做菜极好的调料,又在剩下的大豆中扒拉了一半来做豆豉。做法很简单,把黄豆煮熟以后,盖上纱布和荷叶,等黄豆上面长出一层长长的白毛或者灰黑色的毛,然后放入盐和酒杀菌,再放些姜,花椒大料,密封好,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吃了。当然,如果长出的是黄毛就得丢掉,不然食用了要中毒,玉莞做了好几次才掌握好温度和湿度,长出黑毛毛。“灰馍儿”和豆豉又摆了一大片地方,家里连厨房都搁不下了,有的坛子还摆到了院子。
剩下的大豆,李氏把它们都晒成了干豆子,以后要吃,用水发就行了。有一天玉莞突然馋了豆腐花,又教了李氏按南方点豆花的方法,用石膏点了一锅豆腐花,加入熟油海椒、酱油、醋、香葱和油酥大豆,玉莞尝着味道不错,用小罐子装着,和李氏一起带着做好的红、白“灰馍儿”和豆豉。豆腐花让仲礼和叔娃和同学们分食,“灰馍儿”和豆豉则让仲礼和叔娃送给卢先生,卢先生的师恩,不可忘记。
李氏好不容易有时间能呆在家里,也送了些“灰馍儿”和豆豉给张徐婶、张大发、张春梅家,他们孤儿寡母的,多亏了他们的照顾。李氏回来的时候,也带了些张徐婶他们回赠的东西,还带回了一个消息,是有关张翠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