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丹汗看来,以自己如今的惨状,若是主动提出与大明合作,多半是要自取其辱的。【无弹窗.】
大明主动提及合作事宜,正中林丹汗的下怀。
答应与大明王朝的合作,至少对自己一方来说不会失去什么,因为自己本来也就没有什么了。与大明绑在一起之后,可以凭白得到一个盟友,实在是非常划算的事情。虽然这个盟友庞大的身躯有些羸弱,有些弱不禁风,可有总好过无。
但是,若说林丹汗一点儿顾虑也没有,那也是纯属自欺。
林丹汗的顾虑就在于,自己几乎已经一无所有,所以根本没有合作的本钱。没有本钱就意味着没有谈判的筹码,如此自己也就会落于从属的地位。
按理说到了如今地步的林丹汗是不该有什么非分之想的,能够苟延残喘已经是如蒙天眷,一俟站稳脚跟之后,再做复兴之梦也还不迟。
可人心不足蛇吞象,这话一点儿不假。只要有机会,任何人也都会“任自己的思绪飞一哈”的。
林丹汗也毕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上半夜放飞了自己的思绪之后,下半夜就开始考虑更实际一些的问题了。
那些实际的问题,无非就是柴米油盐。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后金的皇太极,也同样困扰着蒙古的林丹汗,而他们要想解决这个难题,目标还只能就是南面的大明,只不过所采取的方式各有不同罢了。
林丹汗是想借此向大明提出一些要求的,想来大明也会知道自己如今的窘境,可他又生怕吓退了这唯一找上门来的“主顾”……真是欲说还休,林丹汗翻来覆去,一整夜都没有安枕。
不过,合作的大原则是铁定的,这是毫无置疑了。
次日林丹汗再次接见了信使博尔特,要他回复大明王朝皇帝陛下,林丹汗答应双方合作,并请派出使臣,约定地点,双方好就合作的细节进行更进一步的商谈。
一听林丹汗同意与大明展开合作,博尔特的脸上波澜不惊,似乎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本来嘛,若是连这种送上门的机会都要错过的话,林丹汗也就根本没有称为“汗”的资格了,曾经的金帐汗国就会彻底成为过眼烟云。
博尔特对林丹汗的反应没有感到意外,而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却是令林丹汗有些喜出望外了。
他还告诉林丹汗,若是察哈尔蒙古真的决心自助以及自救,大明王朝皇帝陛下可以为其提供一些帮助,具体的就是一些粮食和军辎,并且经过双方商定之后,在将来适当的时候,可选择几处地方,专门为林丹汗的察哈尔部蒙古开放马市。
也难怪林丹汗喜不自胜。
对于关外的游牧民族来说,马市的重要性不可轻忽。
由“马市”这两个字可以得知,一方是用他们唯一可交换的马做为的物,另一方可就是从生活日用品到杀人的兵刃等等包罗万象了。
有明一代,与边疆少数游牧民族都在一个比较固定的场所,双方交换的内容自然是以马匹为主。其中规模最为庞大者,就有设于辽东的辽东马市,以及设于宣府、大同的宣大马市。
辽东马市在明初就已经设立。当时因为战事频繁,马匹奇缺。洪武时,太祖朱元璋曾分遣使臣到边疆各地市马。
永乐四年三月,在开原城东屈换屯和广宁城的铁山(后迁至城北团山堡)各置马市一所。而且,在当时就分别设马市官(开原有提督马市公署),专司收买兀良哈和女真各卫马匹。
正统四年,为限制海西女真到京城朝贡,同时承认在开原城南发展起来的私市为开原南关马市,主要的交易对象就是海西女真,原开原城东的马市则专门针对兀良哈。
正统十四年,兀良哈勾结瓦剌进攻辽东。大明朝廷盛怒之下,关闭了广宁马市和开原城东马市。
天顺八年,为限制建州女真京城朝贡,专门开设了抚顺马市,专待建州女真。
成化十四年,应兀良哈三卫之请,复开广宁马市于团山堡北,待朵颜、泰宁二卫;开设开原马市于古城堡南(后迁至庆云堡),待福余卫和海西、黑龙江等地女真。
嘉靖末隆庆初,海西女真分裂,哈达部由广顺关入市开原东果园,称南关。叶赫部由镇北关入市开原马市堡,称北关。福余卫仍由新安入市开原庆云堡,但原南关马市仍存,海西女真各部则混列杂处,安肆贸易。
此外,还有辽阳长安堡马市,专待泰宁卫,罢于嘉靖三十九年;义州(今辽宁义县)大康堡马市,设于万历二十三年。二十六年罢,二十九年复开。
努尔哈赤起兵,攻陷抚顺、辽阳等地后,大明一怒之下,各地马市就此关闭。
马市结束之后,后金控制区域之内的物资尤其匮乏。虽然那时还有着大明那些资敌的奸商,可还是无法彻底避免灾荒年景的出现。
辽东的饥荒,满文老档里记载的就有两次。
第一次灾荒是在天启四年开始的,至于境况严重到什么程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满文老档中记载的一个数据,可以提供一个佐证:粮食价格是每升银一两。
当时努尔哈赤下令,汉人要如实申报所有粮谷的数量,然后按人口定量。他不许汉人私卖粮食,要底价卖给后金的官衙。汉人缺粮食,也要向官仓购买,而价格却是每升银一两。
一般来说,一石是十斗,一斗,有人说是三升,有人说是十升,就按一斗三升合算,一石米至少得要三十两银子那是跑不掉的了。
而在大明王朝的其他地区,普通年景,一般地方的粮食价格是一石米卖一两银子。末年陕西发生饥荒,一石米卖个六到十二两银子的时候,灾民走投无路,最后终于扯旗造反了。
如果说天启四年的灾荒可以称为严重的话,那么后面发生的那一次就完全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了。
天启七年五月至六月间,皇太极论执政诸大臣曰:“详查各旗所属之人孰能耕种孰不能耕种,孰有种、孰无粮……官员有受贿者,亦罪之。前因扎尔库敛民食物,已正法矣。时国中大饥,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彼时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昂贵。良马一,值银三百两。壮牛一,值银一百两。蟒缎一,值银一百五十两。毛青布一,其值银九两。盗贼蜂起,偷窃牛马,人相惨杀致国中大乱。
看清楚了,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一石十斗那就是八十两……这种粮价,根本就是只有“吃皇粮”的才能有生路。
各位要知道的是,天启七年五月至六月间,可正是宁锦“大捷”爆发前后,后金居然要断粮了。
其后,大明国人陶醉于虚无缥缈的宁锦“大捷”中。而后金攻破了辽西走廊除了宁远、锦州、大福堡之外所有的堡垒,最重要的是,堡垒里的粮食、武器、物资全部被其占有。
当然,“核心阵地”的宁远和锦州没有被攻破,袁崇焕因此可以令人可耻地宣称,取得宁锦“大捷”。
以上这些事情说明,粮食对于关外游牧民族的重要性。而除了掠夺,马市是他们获取粮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可一旦双方爆发了战争,马市自然再无开设的道理,因为对方提高了警惕,掠夺的难度也会不断加大。
大明朝廷承诺与察哈尔部重开马市,就意味着林丹汗掌握了粮食这一利器。
林丹汗如何不会喜出望外。可令他高兴的,还不止这些。
“既然双方已经同意合作,那现在要进行的第一步,就是请林丹汗指派亲信之人,随博尔特赴大同镇,接收大明王朝馈赠的第一批物资。”
博尔特后面的这一番话更是令林丹汗有不敢置信之感。
他本来认为,双方同意合作也只是定下了基调,具体的合作内容,还是要经过反复的往来磋商,他甚至在心里已经开始考虑哪些利益是可以用来交换的,那些最为“核心”的利益……实在不行也是可以放弃的。而且他还认为,只有在自己这边做出一定的实际举动之后,大明王朝才会给些实际好处。
要知道,大明王朝切断了商路,受到影响的不仅是后金,蒙古同样也是遭受了池鱼之殃的。而且,最近几年林丹汗的势力备受后金的蚕食,某种意义上他所承受的损失程度,远比后金要大的多。
因为后金可以依靠武力,通过掠夺来弥补一部分损失,可察哈尔的林丹汗不仅无力去掠夺别人,却只能扮演“被掠夺”的可悲角色。
说实话,林丹汗之所以答应与大明的合作,无法宣之于口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觊觎大明王朝的物质援助。有了粮食,有了武器,实力就会增长,在稳定目前的态势不至再发生“离弃”事件的基础上,甚至还可以考虑“召回”某些在“那边”不太受“待见”的旧部。
大明王朝表示出的合作“诚意”不可谓不足,林丹汗也是桴鼓相应,自然也要拿出实际行动予以应和。
林丹汗派自己的儿子额哲,带领一批部众,随同博尔特前往大同镇接收大明王朝馈赠的物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