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龙大街的浓雾散去,两支由大周人自己组织的、对掐的帮派已经被御林军给管控住了那余下的残枝败叶,虽然胡军还在马不停蹄地四处丢失着消失了的胡王,但是,老百姓们不知道这细节啊,他们还在很忠诚地站在迎亲队伍里,于两侧恭候着……
同时,紫霄皇城城楼上的两国首脑被百姓们从下面向上远远地观瞧着,看似,首脑们都皮笑肉不笑的,大周皇上和胡国太后依旧端坐……
似乎,一切都回到了一开始的原点。
要不,就是大家伙对刚才的混乱场面失忆啦。
当然,胡国太后没有失忆,她还在焦急地等待着胡王的消息,她依旧紧紧攥着剑柄,剑头也依旧横在大周皇上的脖子上,只不过城楼下的百姓看不到。
大周皇上虽然吓得要尿裤子啦,但是,也决不允许周围的官兵有任何要救助自己的举动和想法,因为,他知道这个死太后要多厉害有多厉害,自己还是作她手下的小鸡儿,也好过身首分家。
城楼上,一片寂静……
这时候,突然,国乐声奏响了,国乐队是在民间老百姓心目中的大人物薛蟠的指挥下,在齐奏大周凯旋曲,虽然,在各国人来大周的此刻,这样的待客礼仪想起来有些不妥当,但终究,这国歌所代表的,正是此刻大周军上上下下意欲在敌国面前扬的国威,不表示出来,恐怕军队里的上中下等级的军人都不答应。
再说,大周这次是公主大婚的主办方,是主人,当然,也得相应地表现出几分主人的姿态和气度来吧,故而,这国歌的响起,还真的很适合此刻的环境。
要不说呢,站在青龙大街两侧,等待公主婚嫁队伍的老百姓们还真的在这国歌奏响的一刻,被激发出了爱国情怀,大家一个个地,别看有男女老幼,但是大家都心齐的很,他们迎着城楼的方向端正地站好,听那豪迈、激情的国歌从城楼上方的国乐队中传来,大家都在国歌的陪伴中纷纷肃穆行礼,以示对本国君主大周皇上的敬意,同时,老百姓们也跟着哼起了国歌,在为历次战役中为国牺牲的大周男儿致敬。
一下子,这大婚前的打架和撕逼,以及起大雾、丢面子在此刻都不作数啦。所有人似乎都被音乐所感染、给昭领啦……
一个国家竟然因为自己的国歌而洗刷了人们浮躁的气质、恶俗的品味,并且,将人们的心思全都聚集在了一道,拧成了一股绳。
大周皇上也有一丝感动,自己的国民在关键的时刻亮出了自己国家威严、肃穆的一面,这多给自己争脸啊。
皇上把一张本不自然的笑脸换成了自然而然的笑脸,一张笑脸对着来客胡国太后,料想这妇人也不忍心再对自己下狠手啦。
皇上的心机还真的不少。
薛蟠显然是功臣,他在国歌激扬的时候拼命地吹着笙,还不时地用腾出来一只手打鼓,在他的情绪感染和节拍的引领下,军乐队更加地起劲啦,接下来,又得到了城楼下老百姓的群情欢呼,军乐队的乐手们则像被打了鸡血似的,演奏得更加起劲,乐曲也从刚才激昂、慷慨赴死的音乐转成了欢庆、喜气的迎宾曲……
城楼下的老百姓从刚才肃穆的国歌中醒转过来,在受到爱国主义洗礼之后,大周痞性十足的大周老百姓此刻就变成了一个个、散兵游勇的良民,不再好意思闹事,也不好意思给胡军留下不好印象啦。
大周皇上虽然还在胡国太后的手心里,但是,他还是为自己的下属军乐队的表现,以及被净化心灵的老百姓的热情所感染,不住地点头,表示作为君主,他已经完全领会了自己臣民们的一片悠悠爱国之心和拳拳报国之意。时不时地,他还向城楼下的自己的臣民挥一挥手,表示他永远都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上,代表自己的国家,并且衷心看护自己的臣民绵羊。
在上下都满意的情形下,除了胡军和城楼上的胡国太后还在继续寻找着胡王以外,从大周的皇亲国戚到城楼下的百依百顺的大周良民,大家看上去都很对路,心态好像也比较顺遂,嗯,这一切都看似接近于圆满,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婚庆的进行……
国乐声骤然停下,从青龙大街的尽头缓缓地步来了一辆车子,这车子虽然不是金碧辉煌的硬件装点,但是,却花枝缠绕、香气袭人。
这香气、这香车一下子吸引了老百姓们的注意,大家全都回过了身,向城楼的相反方向望去。
这不就是公主的花车吗?!
大家开始兴奋地高叫起来!
人们你争我抢,急于扑到队列的前面,好一看究竟。
这香车款款,不疾不徐,在几位宫女的陪同下缓缓向城楼方向开近……
老百姓们这会儿可不是在打架斗殴的现场啦,也不是刚才被军乐所净化、洗礼后的肃穆庄严啦,此刻,大家一哄而上,好像见到了自己国家的吉祥物一般,很兴奋,很疯狂,很不够尊敬。
大家伙的这种态度跟大周人的习性有关系,想当年是一帮自自野人,蛮干有理的,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把蚩尤这样的文化界知识分子所领导的先进部落给赶到了大山中,自己占领了辽阔、富饶的中原,不仅如此,还把茹毛饮血的粗暴生活方式带到了农耕地,把打架斗殴升级为阶级斗争和族裔之间的歧视等比较高级的斗争方式,同时,还用漂亮衣服、多汁多肉的菜肴掩盖住了自身没有文化底蕴这一致命的缺陷,终于,在多方掩饰和浮夸张扬下,大周被抹上了一层所谓的文明,并且自称为礼仪之乡。
但是,老百姓的根性还是那么地狂野和粗放,这是文化所不能那么轻易感染和训导的。
这样的百姓有一种天然地执着和直接,这似乎也成了大周民风的标志,故而,硬装,是完全装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