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战争世界 > 第十三章 翻天覆地

第十三章 翻天覆地(1 / 1)

一年半,不算长久,变化却是翻天覆地。Ωbr />

在这一年半内,最受关注的肯定是华夏的那座“聚变核电站”。只不过,除了在第一次报道中提到了“聚变”之外,华夏官方媒体说的都是“新型核电站”,没有了“聚变”,而且实际并网电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为此,花旗新闻媒体对华夏当局大加鞭挞,认为华夏当局故意散布虚假消息,误导全世界的科研机构。为了证明那不是所谓的聚变核电站,花旗新闻媒体还罗列了很多证据,包括电能力,以及分布式散热系统。简单说,那只是一座采用了新技术,将反应堆安放在地表之下的裂变核电站,还带有试验性质,根本不是华夏当局吹嘘的聚变核电站。

至于在波斯援建的核电站,在进行了一年的施工之后,并没有什么起色。

虽然按照规划,这座核电站要五年才能建成,而并网电是七年之后的事情,但是波斯当局对工程拖延已经感到极度不满,伊万国更多次向波斯当局提出,愿意提供技术更加成熟的方案。简单的说,就是让波斯放弃跟华夏合作,投入伊万国怀抱,利用伊万国提供的技术建造核电站。

在跟华夏多次交涉无果之后,波斯在半年前开始跟伊万国谈判,为重新启动裂变核电站建造工程做准备。

对此,花旗当局立即终止了跟波斯在各方面的谈判与协商,着手拟定针对波斯是制裁方案。按照花旗国务院表的公告,只要波斯重新启动裂变核电站的建造计划,花旗就不会继续遵守当初做出的承诺。

虽然波斯跟伊万国的谈判还在进行,但是中东已是战云密布。

更要命的是,之前积极推动谈判的其他几个国家,即高卢与大不列颠,现在表现得都很冷漠。

从本质上讲,这与华夏有关。

一年半的时间,足以证明华夏有没有在可控聚变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而西方科研机构给出的结论都一样,即华夏还没有掌握商用聚变技术,更别说建造商用聚变核电站,而华夏取得的成就最多只是解决了几个技术难题,离商用更近了一步,因此在短期内,绝对不可能实现商业应用。

说得直接一点,高卢与大不列颠,甚至是所有的西方国家都认为受到华夏玩弄。

要知道,这绝对不是可以拿来开玩笑的事情。

在半年前,也就是“新型核电站”并网电,花旗等西方国家通过该电站的分布式管道散热系统的工作状态,也就是散出的热量断定这只是一座采用第六代高温气冷堆,而且主体结构在地下的裂变核电站的时候,花旗已经在可控聚变领域追加投资一千亿绿币,还要继续投资上万亿,以高卢、日耳曼为的欧洲集团的科研投资也高达上千亿欧币,后继投资更庞大。

也就是说,短短一年之内,西方国家在可控聚变领域的科研投资过两千亿绿币。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同一年,花旗联邦当局资助的其他科研项目的总投资还不到两千亿绿币,其中包括军事项目的一千三百亿。也就是说,花旗用在可控聚变技术上的经费,相当于全年科研经费的四成。

这个比例,在欧洲更高。

以花旗为的西方国家卯足了劲,要在可控聚变技术领域赶华夏,在投入了巨额资金之后,才现这是一个骗局!

对花旗来说,问题还不是很严重,因为不管是不是骗局,只要华夏在可控聚变领域投入了海量资金,花旗就得跟进,绝不能落后。如果耽搁了几年,等到华夏取得突破,再奋力追赶就太晚了。

可是对众多欧洲国家来说,这却是个严重的问题。

别忘了,在花旗的《减税法案》的影响下,包括高卢与日耳曼在内,欧洲各国的财政十分紧张。在各个方面都需要海量投入的情况下,却在毫无意义的地方浪费上千亿欧币,那感觉肯定很不好受。

更让高卢等欧洲国家气不过的是,华夏充分利用了这一年时间。

受到可控聚变技术即将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影响,在过去一年半里,特别是在最初的一年间,国际油价高台跳水,从每桶八十五绿币跌到了不足四十绿币。在此期间,华夏不但跟众多石油输出国签订了长期协议价格,还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石油,其进口量同比增长接近三成。按外界估计,华夏只是在石油进口上就节省数千亿绿币。更何况,华夏进口的石油已经过了本国正常消费量,即很大一部分进口石油转为了战略储备,以此抵充高油价时所造成的损失。

显然,这还不止是低价进口石油那么简单。

通过这一年的疯狂采购,华夏储备的石油已经达到了日常消耗一百二十天的水准,离标准安全线,即一百八十天所差无几。此外,只是从储备量看,华夏已经过花旗,成为全球第一大战略储备国。凭借如此巨大的储备,华夏在国际油价上有了更高的言权,即通过调控进口来影响国际油价。

从长远来看,华夏在国际油价上获得的话语权所带来的好处,那就不是用几千亿绿币能够衡量的了。

在欧洲诸国看来,华夏通过欺骗手段,获得了不应该得到的好处,而欧洲国家却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其实,华夏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所作所为,变相证明了“可控聚变”是个谎言。

很简单,如果华夏真的具备让可控聚变进行商业应用的能力,就应该大力建造可控聚变核电站,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比如鼓励汽车企业生产电动汽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汽车快充电站,而不是进口更多石油,更不是想方设法的增强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毕竟石油很快会变得一文不值。

华夏依然在大量进口石油,还在设法加强议价权,表明可控聚变技术还不够成熟。

要知道,华夏在过去一年半里,用来购买石油的资金高达数千亿绿币,而这些钱可以建造数十座核电站。

当然,石油依然是战略资源,依然是头号能源。

在过去的半年内,国际油价已经上涨了百分之五十,每桶过六十绿币,而且还会继续上涨。

虽然华夏的石油进口量已经开始降低,但是包括欧洲国家在内,所有的西方国家都认为油价还不够高。

当然,这肯定跟舆论宣传有关。

说得简单一点,在花旗新闻媒体的鼓动下,西方世界把华夏当成了公敌,即华夏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不惜通过虚假宣传欺骗全世界,在其他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的时候,华夏却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这里面,关键不是谁受了损失,也不是谁得了好处,而是华夏的虚假宣传。

煽动民众情绪,通过舆论宣传来引导民意,以及给某个国家帖上“邪恶”标签,本来就是花旗新闻媒体的强项。

大规模的舆论造势,更主要的是为了掩盖真相。

在指责华夏搞虚假宣传的同时,花旗并没终止在可控聚变领域的科研投资,反而在去年加大了投入,将科研经费由一千亿绿币增加到了二千五百亿,暴涨百分之一百五十。高卢等欧洲国家也一样,非但没有让那些被新闻媒体说成是浪费的科研项目下马,反到大幅度增加了科研经费。

如果说,高卢等欧洲国家没得选,哪怕盲目跟进,也不能输掉未来。

那么,花旗就不是没得选了。

其实,在华夏公布了消息之后不到三个月,花旗的顶级科学家就联名向白宫提交了一份评估报告。具体内容,花旗当局没有公布,不过就在此后不久,特鲁尼签署了第一份旨在加强可控聚变技术研究的行政命令,并且在当年财政预算中拨款一千亿绿币,让数十个相关科研项目上马启动。

这份报告的内容只有一点,即由周自强提出的“驻点脉冲持续点火”模型,确实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主要的依据就是,通过级计算机进行的模拟演算表明,该模型具备实现可控聚变的必要条件。

做为一名精明的商人,特鲁尼立即嗅到了其中的巨大价值。

哪怕只有具有那么一丁点的可行性,但是只要实现了,就无法用价值来衡量。说得更直接一点,这是一场决定国家未来的竞赛,而且华夏已经先一步出,花旗唯一的选择就是奋起直追。

问题是,能够追上吗?

如果说,在一年多前,特鲁尼对此还抱有一线希望,毕竟花旗的基础更加雄厚,科技实力也更强大。哪怕华夏抢跑,只要花旗投入足够的资金,就一定能够追上,说不定还能**夏。

只是,在过去的半年里,特鲁尼现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

不管是华夏当局的所作所为,还是华夏官方时不时透露的一点点信息,以及各个情报机构获取的消息,无一例外的证明,华夏在可控聚变领域的领先优势不是一丁半点,而是十分巨大。

可以说,华夏在可控聚变技术上离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就差最后一步了。<

最新小说: 独宠贵妃 怀了天下第一的崽 大唐:神级选择 梦幻西游:最强龙宫 网游CF:我成了生化幽灵 大宋小王爷 大秦:仙国帝君 大唐:开局娶长乐,她却逃婚了 锦衣佞臣 亿万神豪:从无限返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