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進軍日本(1 / 1)

1992年日本漫畫雜誌,>的發行量達到618萬本,平均每月達到51.5萬本。有這麼高的發售量,當然有資格把價格壓低。

可是,東立的新雜誌,沒可能馬上達到這種高度,加上進軍日本,人生地不熟,想要很快地跟印刷廠打好關係,拿到一個優惠的價格,這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可是呢,不把價格壓到跟其他雜誌差不多,甚至更低一點,那也不行。日本漫畫雜誌品牌眾多,你價格上沒有吸引力,打開市場就不容易了。所以啦,勢比得賠上一段時間,這在林容容和范社長的預料之中。

可是,何育華建議從台灣印刷,然後以海運運到日本銷售。似乎創造出了一條可以少賠,或者照賠,但是促銷效果更好的一條路。

幾年前,東立少年快報上市,以震驚的低價震動市場,帶動了漫畫雜誌市場。每本30圓,這價格在目前,也差不多是一碗麵的錢。

這幾年物價上漲,加上之前是盜版不用版權費,現在要給了,所以少年快報一本要七十多元,這價格就比較貴了,但是也跟日本的漫畫雜誌持平。

如果要以這個價格,從台灣印刷然後海運去日本,成本還會加上不少錢。可是總好過在日本印刷。

更何況,東立目前的發行成本,是建立在目前每月七、八萬的銷售量上。如果未來打開日本市場,發行量大增,那麼印刷成本可以進一步下降。

林林總總算下來,在台灣印刷的好處勝過日本。如果慢慢來,可以用降低損失的方式,長久經營。或者一次印上數十萬本的量,比美日本頂尖雜誌銷售量,壓低成本後,以超低價促銷,賣不出去就白送,一次賠多點,然後迅速打開市場,培養出忠誠讀者。

『這樣還是有一點問題,雖然以廢紙的名義出口到日本,關稅可以比較少。可是,畢竟不是正途。』『所以啦,還是要靠真本事,等到我們把銷售量追上日本一流漫畫雜誌的水平,有談價的本錢,就可以在日本印了。』

『中國大陸市場才是最重要得的,這點可別忘了。我們進入日本,只是一個前哨戰而已。』給予資金,漫畫,和有一些建議,是何育華對於日本市場的幾項幫助,不過在何育華看來,最應該搶佔的還是中國大陸市場。

市場,是一個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沒有市場,就很難之撐起一個產業,基本上,很多產業都是靠內需慢慢發展起來,然後才逐步具備了國際競爭力,這是何育華的看法。

世界五百大企業,幾乎都是背靠某一個龐大的經濟體,小國很難發展什麼世界五百大,歐洲小國,那是因為有歐盟。背後沒有一個人口六千萬以上的市場,然後發展壯大起來的世界五百大,很少很少。

所以,台灣漫畫想要發展起來,市場還是要靠中國大陸。畢竟我們在文化上有淵源。台灣漫畫想要像日本和美國一樣,具有世界影響力。那麼就必須,站穩了中國大陸市場,持續發展下去。說不定有一天可以在世界上,與美、日漫畫鼎足而立。

可是,發展中國大陸場問題很多。這也是東立沒有進軍中國大陸,改而進軍日本的原因。

闖入中國市場的問題在於,如果想要像進軍香港一樣,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幾乎很難。香港小,中國大陸太大了。你很難在中國大陸全面展開。

為什麼要在中國大陸全面展開呢?在於大陸的版權意識薄弱,盜版很多。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想要在中國大陸發行漫畫雜誌,你首先要面臨盜版的挑戰。

如果發行正版,取得授權,你就很難壓低價格。盜版不用授權費,就算它什麼都跟你一樣,紙質、印刷上都和你相同,可是一個版權費用,就可以擠垮你正版雜誌。

那麼,面臨這種問題,該怎麼解決呢?何育華提出一個辦法,就是把正版當盜版做。

所謂,把正版當盜版做,就是要模仿日本雜誌,紙質不用太好。印刷,夠清楚就行。然後價格上,要盡量壓低。

然後要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展開,要一發行,就同一時間在全國各地發行,讓盜版沒有辦法打時間差,將你的內容複印,拿來發行盜版。

這樣一來,透過大量印刷,可以壓低成本,全國第一時間發行,也讓盜版無機可趁。

可是,如果盜版直接盜印日本漫畫雜誌上的內容呢?其實,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要一個過程,他們不能肯定哪一部漫畫會受到歡迎,日本受歡迎,不見得中國大陸也會受到歡迎,雖然可能性比較高。

東立出版社的漫畫雜誌,不是跟單一雜誌社簽約,將對方雜誌上的內容,完全複製到台灣,東立出板社出版的雜誌,會受到廣大歡迎,跟東立是採取每部去談有關。

如果要盜印日本原版的雜誌,首先他得要勤跑日本,還要去收集哪部漫畫較受歡迎,再帶回國,找翻譯。萬一他選的漫畫在日本叫好,偏偏本土市場冷門,他就虧掉了。與其如此,不如盜版東立在中國銷售量不錯的漫畫。

而且對方真的有本事直接翻印日本漫畫,東立也可以壓低簽約流程時間,一旦確定哪部漫畫受歡迎,馬上簽約,馬上付印,讓盜版不能打時間差。甚至,可以透過大量印刷,壓低成本。盜版要是大規模印刷,很容易找到人,如果不大規模,那麼成本就容易偏高。

那麼版權的問題呢?中國大陸市場那麼大,日本人只要腦袋沒有被驢踢了,就不會給出一個低價,甚至,日本人搞不好自己都會涉足大陸市場。人家不會讓你把中國大陸地區的授權拿去。

東立能拿下香港的版權,是因為最初日本漫畫也曾經進軍香港,最後鎩羽而歸,所以東立才能到香港的發行權。可是,中國大陸就不同了。日本人怎麼會放過那麼大一塊大餅。

這麼一想,如果想目前盜版問題嚴重的大陸,取得正版授權,版權費就是一個可觀的數字。

要解決版權問題,恐怕還是得靠發行量。如果可以將發行量衝上去,那麼靠廣告費用,就可以減少不少版權費。1992年>的發行量是618萬冊。中國大陸的人口是日本十倍。

如果發行量,年銷售量衝上6180萬冊,那廣告費就可以收到手軟。哪怕打個對折,也是很恐怖的數字。

靠廣告費打銷版權費,那麼單行本發售,就是淨利了。這也是日本漫畫雜誌的生存之道。

所以,一切的問題都歸根到銷售量,銷售量能上去,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而要提昇銷售量,除了成本,最重要得還是管道。

要建立自己的發行管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尤其是,你很有可能面臨本土出版業者的競爭,中國大陸太大了,你不自己鋪設,依靠當地的出版業,那你就多一層的成本,自己鋪設一來需要時間,二來需要人。

難道進軍日本,就比進軍中國大陸簡單?首先是,日本的人口高度集中化,雖然有一億多得人口,可是相對集中幾各大城市。其次,日本出版業較成熟,東立的雜誌只要內容好,不愁合作者。

進軍日本,只要你雜誌的內容夠好,日本的銷售商,不介意多幾本雜誌賣。不需要自己辛苦的去鋪設通路。

所以,進軍日本成為東立跨足中國大陸市場的跳板。一方面東立慢慢擴張,培養人才,一方面,培養台灣漫畫,擴張台灣漫畫市場。最重要得是,開始慢慢拓展中國大陸據點,為將來有一天搶佔中國市場這塊大餅。

其實這些都是早就商量好得,不管日本的成果如何,最終目標都是中國市場。哪怕在日本鎩羽而歸,只要吸收到了經驗,都不算失敗。何育華多提那麼一句,只是擔心將來本末倒置,光顧著日本發展了,忘了自己最初的目標。

『其怪了,我怎麼都想不起來,我還要說件什麼呢?』交代完事情,何育華喃喃自語了幾句,對於日本和未來中國大陸市場的拓展,他總覺得他沒有想起一件事情,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你不是說有事要跟我說?』林容容提醒道,『是有事情要跟你說,只是我還有件事情,算了,我是跟你說,我想把你調來美國,當然啦,為了不讓你們夫妻分隔兩地,我會把志成也調來。』

『把我調來美國阿,為什麼呢?』林容容奇怪道,『因為,我今年會有大動作,今年和明年,需要個人幫忙。把志成調來,主要是要在美國成立一個機殼分不。以前我們都世在台灣做,台灣設計、製造,我想把設計部調來美國,美國才是科技前沿,有什麼新的材質和發展方向,都是最新的。』

把林容容調來美國,牽涉到一個原因,夢華為什麼要上市?

最新小说: 炽热 都市极品神医叶辰夏若雪 重生之完美一生 驯养 绝世天尊 焚情 岂言不相思 叶辰 江山美人谋 我的猛兽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