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上禮拜?(1 / 1)

星期天,何育華帶著林志玲來到位於加州橘郡的水晶教堂。當保鑣把車子停好,打開車門,何育華牽著林志玲得手,走過水晶教堂外面的大廣場。往大教堂走去。

邊走,何育華邊低頭看廣場上面的地磚。廣場上,一道由巨大的,淺藍色為底的地磚,鋪成的道路引導人們,走向大門口。淺藍色的地磚中間有一個深藍色的星狀圖案,裡面寫有一些發人省思的句子。

『雖然是第二次來了,但還是覺得這教堂設計的很不錯。真漂亮』,何育華目光放在地磚上的字。喜歡建築,目前在多倫多大學有修西方美術史的林志玲則是看了兩眼後,將目光放在水晶大教堂。

當然是不錯了,洛杉磯的水晶大教堂,絕對是洛杉磯的一大景觀景點。這座水晶大教堂,落成於1980年。外觀非常新穎與獨特。從遠處看到的就是一座,一格一格用玻璃建成的大屋。

比玻璃壯大屋顯眼的,則是旁邊的塔狀建築。說是塔,不如說是鋼骨組成,一條一條的拼湊起來,所以造型也是很特別。

越過這座塔,何育華帶著林志玲走到教堂內部,一眼可以可以從透明的玻璃帷幕看到外面。整座水晶大教堂是狹長得菱形,採用現代的鋼骨枝狀結構教堂,連天頂都是透明的。

『這邊。』一個男子向兩人揮手,是海勒,他已經先來了,『我還以為你會不來呢。』海勒笑著說,『小瞧人了,我有那麼脆弱?』何育華帶著林志玲坐下。上一次,何育華就是來這座水晶教堂,回去後,在路上碰到了辛普森,導致何育華好一陣子沒來這裡。

好吧,這整件事情要從頭說起。首先,何育華來這座水晶教堂,是來做禮拜的。水晶教堂,平常是開放供人參觀的,唯有禮拜天,有做禮拜,不對外開放。

水晶教堂,緣起於1955年,羅伯.舒勒牧師,開始於橙縣傳道,最初只有租了一間露天電影院當聚會場合。在1961年建立了最早的會堂,是會堂,供聚會之用,還不到教堂的程度。於是他立志於此地建立一座教堂,一座非同一般的教堂,一座人間伊甸園。

他花了十多年時間,四處化緣,或者說是募捐,教堂在1977年終於動工。最初只有預估700萬美金,可是隨著修建,最終投入達兩千萬美金,都是靠著羅伯.舒勒牧師,一點一滴的募集而來。

牧師募款募得辛苦,建成效果也頗佳。透明的外觀,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當遊客打開大門進來,一進來就會被眼前壯闊的景象吸引。除了巨大的鋼骨枝狀結構支撐的透明建築外,一眼會看到木製的巨大管風琴。

被稱為樂器中的貴族的管風琴,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年的希臘地區。這種巨大的樂器音量宏大、音色飽滿,很適合用來演神聖肅穆的宗教音樂。這種樂器在一般場合可是不容易看到的。除了教堂之外,大概只有音樂廳才會有了。因為它太大了。甚至亞洲地區,教堂都很少會有。

會叫管風琴,就是因為它靠著那一根根音管來發音。早期還要靠人力,一個演奏,一個鼓風。可是到了後來,隨著機器被運用,先是輔以蒸汽機,使得管風琴越來越大。全世界最大的依據管風琴在大西洋城的一座教堂中,共有四萬多跟管風琴。

四萬多根,什麼概念?台灣國家音樂廳有一具4172根的管風琴,規模是大西洋城的十分之一。一次總維修,就是一次總保養,要一個月的時間。仔細保養每一根管風琴,不使它生鏽影響了它的聲音,這樣要花一個月的時間。

而水晶大教堂的管風琴,風管比台灣的小音樂廳多的多了,足足有一萬六千根,其數量位居世界第五。台灣國家音樂廳那具,別看人家小很多喔,亞洲地區排第三….

管風琴前方,就是佈道台。它的設計不同於一般的佈道台。管風琴之下,有個類似金字塔那樣,上窄下寬的樓梯,然後到了前方,像是模特兒走得T台那樣的伸展台,伸展台兩邊是座椅。

整座水晶教堂呈現狹長的菱形,伸展台左右兩方就是菱形的最尖端,那邊是二樓,擴展座位的同時,也讓兩邊可以有良好的視野。

『人不少呢。每次都這麼多人嗎?』坐在長椅上,何育華問海勒,『現在是一般,如果有什麼節日或活動,人會更多。』海勒低聲回答。

為什麼何育華和林志玲會在這裡呢?因為前面說過,何育華要融入美國社會,要瞭解美國人的生活。不要以為美國人好像很開放,搞什麼***阿,多P阿,同性戀啥的,還有毒品、槍枝氾濫。

其實美國人基督徒的比例很高,有多高呢?據估算,達到八成。美國每10個成年人中,有八個屬於基督教教會或教派的。

因為美國人口普查局,自1960年**始,就沒有再對公民進行宗教信仰的調查。八成這個數字,是美國皮尤論壇,或是稱呼為皮尤研就中心統計的數字。

而同樣的調查中又顯示,其中有一半的人口是信仰新教的。雖然新教教派繁多,其中人數最多的是福音派,信仰人數大約佔了美國四分之一的成年人人口。其次是傳統新教,約佔18%。而歷史上屬於非洲裔的美國新教教會,大約佔了7%。而剩下的部份,信仰羅馬天主教的與福音教派人數不相上下,佔了24%。

雖然,何育華覺得統計是這麼統計的,這其中大概有些水分。不是說可信度有問題,既然人家敢說,應該是依據有一定公信力的普查來的。不能質疑人家灌水或是造假了。

而是,這種信仰歸信仰,虔誠到哪種程度就值得考慮了。就好像台灣大概也有七八成的人口,會說他們信,佛教或是道教會去土地公廟拜拜,七月半得時候會拜好兄弟。只是真的深入一點,要他們唸段經文,或是問些關於宗教上比較深入的知識,很多人大概就答不出來了。

也就是說,何育華覺得這八成人口中,並不是所有人就那麼深信了,主要是他們平常的行為他們善惡觀,比較趨近於基督教,相信上帝,依照基督教的禮節。但又不是那麼深刻的去信仰他。

可是,如果你要融入美國人的世界,瞭解他們的思維,這絕對是不可避免的一個環節。雖然這八成的美國人不見得都是虔誠的信徒,可是你畢竟生活在一個八成的成年人都生活基督教構成的信仰體系中。你要世不了解他,就等於把自己隔絕在這八成人中。

但是,何育華對基督教無愛,對於上教堂很煩,對於要浪費幾個小時參加他們的團契和活動覺得很浪費時間,還是不太想來,總覺得,只要把聖經上稍微翻翻,把他當課本一樣,稍微瞭解過就好。或者大了不起,參加個一、兩次就好,實在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再這方面。

他現在,隔了沒多久,辛普森夾持事件過去沒多久,他又來參加週日的禮拜,其實已經抄過了他最初的打算,來個一、兩次,稍微瞭解下就好。

這是因為海勒的一句話,『你可以不信基督教,但是,基督教不單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關係。』,這句話讓何育華醒悟過來,這不是跟台灣的佛光山之類的一樣嗎?

美國的基督徒那麼普遍,即便是他不信基督教,不管他是羅馬正教或是福音新教,但是你信了基督教,關係就在。總比你不信,或是一之半解來的好。參加他們的活動,還要多參加,等於就是拓展自己的關係。天知道什麼時候會派上用場。

就算沒派上用場,至少以後與人相處,也多一個共同的話題。至少你可以跟人家說,你也是有信仰的,可以拉近一點關係。當人與人之間,有共通點的時候,可以略為減低雙方的隔閡。

所以呢,何育華來了。他一改當初對基督教,敬謝不敏的心態,積極地,或者說至少比較用心地,希望能夠多多瞭解基督教,多多參與活動。

說是敬謝不敏,是因為基督教在台灣其實發展得很用心。台灣人或多或少都有過,在路上停紅綠燈,就有一個外國人,用著不錯得國語跟你搭訕,目的是為了拉你去教會。

何育華就碰過很多次,雖然對這些外國人,能為了傳教,千里迢迢來到台灣,還把國語學得那麼好,很是佩服。那些傳教的學生,不是傳教士,或者說是預備傳教士,態度也很友善,不會讓人反感。但他還是敬謝不敏。原因前面提過了,佛教或是道教活動他都不想參加了,還去參加基督教的。

現在,時宜勢易,能更加融入美國社會,建立起自己的關係,他自己送上門來。

總算,參加這個禮拜,不像想像那麼無趣,牧師得口才不錯,佈道的內容有趣,聖歌也不錯聽,才讓何育華覺得這時間不是那麼難過。也讓何育華覺得,下次也許可以再來,沒有讓他的瞭解美國計畫,半途而廢。

最新小说: 焚情 重生之完美一生 我的猛兽动物 叶辰 绝世天尊 岂言不相思 炽热 江山美人谋 驯养 都市极品神医叶辰夏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