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坐下来,码了大概两千字多一点,两个小时过去了,好吧,我真的有点累了。
突然很佩服那些每天能坚持更三千字以上的作者朋友,不知道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另外有工作,还是全职写作,总之,不间断的码字,心情再好的人,都会逐渐变得烦躁。
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还是说,这个是因人而异?有没有码字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激情的?真不知道,一天更新过万字的作者,那些字是怎么憋出来的?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文思泉涌?
好吧,如果真是这种情况,我必须给你两个字,服!好吧,这其实是一个字,你看,我还没有糊涂呢?哈哈。
最近,在看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史老先生的观点,好吧,我是真的讲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不过我推荐你去读读这本书,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或许,老史的文字,文学味太浓,与此地的小说相比,不是同一个类型,风格也迥异。在这本书中,我看到其中一段是这样的,里面说,他知道其中的一个软件,输入你自己创作出来的不同的人名,软件就会自己编出不同版本的故事情节,爱、恨、情、仇,各种版本都有,而且如果你不满意的话,还可以更换,软件会自动重新生成。
好吧,这个真的是太可怕了,当时的老史已经意识到这是非常可怕的,这对文学老说,真的是致命的打击,特别是对小说一类的创作。
个人觉得,小说的创作,是人脑经过千锤百炼,淬过的,而不是简单的“机器重复”的,如果机器重复的也算是文学小说的话,那么这绝对是渣渣,而且还是带坏风气的渣渣。
这种软件如果应用在玄幻、修仙、修真等一类小说的广泛创作上,我只能说,这是退步。
玄幻类的小说,我看的相对多点,但五六年过去了,创新真的是越来越少了,看了老史的书,突然让我眼界大开,莫非在某一个角落,更新某一篇小说的,是一个机器?
我去,这个会不会太恐怖了?
其实,不管哪一类小说,也不管哪一本小说,在创作的时候,作者都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如果靠外力来凝聚书中的灵魂、骨骼的话,注定要被淘汰、被掩埋。
在理工科里,很多时候,我们做某一项工作的时候,我们懒了,于是,开动脑筋,一项又一项的专利被撰写了出来,一个又一个发明公之于世,的确这些确实推进了社会的发展,节省劳力和资源。
但文学不是这样,特别是文学的创作,文学的创作应该是独立的,应该具有独立的思想,而不是机器般的死搬硬套,不是图省事,不是偷懒。
好吧,键盘敲到这里,真的又有点累了,或许,我又该去和“史哥”交流交流了,正如三毛一样,人已去,但文字永存,在精神的世界里,他们都在孜孜不倦的诉说,你,是那个乐于倾听的人吗?
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放。要是有些事我没说,你别以为是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