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的麦苗只是个小苗在夕光下摇晃着脑袋,田里有些农人在地里忙活着,用镰刀割掉红薯藤,牛拉着犁子犁出大大小小的红薯,大人孩子都在地里忙碌着,把红薯捡出来放到架子车上,一车车拉回家。这是一接近绿野田庄汤小小就从车窗看到的情景。
马车继续前行,到村头的时候,汤小小看到村头有小块的土地,种着各样的菜,秋天就剩一个尾巴了,冬天马上就要来临。菜地里的菜有红的辣椒显然已经经了霜,挂在枝头失去了水份。还有秋茄子,冬瓜躺在地上。白菜萝卜是菜地里的主打菜,白菜都团着头用一块土坷垃压着,萝卜的叶子已经失去鲜绿。到了该收获的最后时间。
菜地里边上半坡上,种的更多的是南瓜,大大小小的南瓜黄的绿的满眼都是。
从地里到村里的路上来来往往的都是木板架子车,是那种家庭型的。拉车的往往是男人,推车的大多是女人和孩子。男女老少的身上都穿着粗麻的衣裳,脸大多是晒得黑红圆实的。
这和赵国饿殍遍地的情形是不能比的,这燕国到处都是衣衫褴褛一脸愁苦的奴隶也是不能比的。齐国显然要比这两个国家富庶的多,齐国的百姓显然要比这两个国家要幸福的多,最起码看起来能吃得上饭。
“这里的村民不是奴隶吗?”
汤小小问坐在旁边的齐姜。
“我的封地里没有奴隶。”
汤小小点头,齐姜是说过这类的话。
只是她实在不敢相信,才又有这一问。
“他们都是自由民?”姬哙有些吃惊。
“他们都是我们齐国的平民,都是我封地的臣民。”
“那你是此如何管理这些平民的?”
姬哙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到齐国来看齐国邹忌改革的情形。近几十年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尤其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极是突出。可是朝堂之上那些旧奴隶贵族们紧紧团结在父王身边,在朝堂之上排除变法的呼声。燕国是七雄中唯一没有实行改革的国家。
僖嫔娘娘与太子异母子为了寻求朝臣们的支持,站在顽固派一边,成为顽固派最坚实的后宫力量。
姬哙力图变法的呼声在燕国支持的人,也就那几个世家弟子罢了,以子之为首。只是力量太弱。现在姬哙到齐国来就是想看看齐国变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回去向父王展示变法的好处。使燕国也加入变法的行列,早日兴盛起来。
“我只需要发布一纸文书,放所有奴隶自由。土地自由买卖。拥有土地的人没有奴隶,就会把土地租给平民来种,平民给地主交租,给国家服劳役就可以了。而平民的管理自有村社和各级地方管理。”
姬哙听的眼睛发亮。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常听东宫府里那些谋士们说如何改革变法,如今竟能亲眼所见,去掉那么多的繁杂东西,一眼看到底,这东西就是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这样多生产农民生活富裕了,国家也就富强了。
“农民交够地土和国家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所以那些菜地都是农民自己想法种的,这样就可以改善生活。”汤小小接了话,齐姜点头。
“农民有了自由,有了家人,再也不担心作为奴隶被人当畜生使了,所以就会拼命生产。生产的东西多了,就会再养些家畜,再多卖钱,还可以送子弟读书,这样不但提高了生活质量,还提高了人口素质。”
汤小小这几句话说的太现代化了,听的齐姜和姬哙一起点头。
“小小能一眼看透,真是奇女子!”
车子停住了,齐姜掀开车帘,“绿野山庄别墅到了,大家下车我带你们去看看。”
齐姜先下车,汤小小和姬哙随后也下了车。
木制的大门楼子,土墙头上挂满了变黄的绿藤,长面开满不知名的花儿,在夕光朵朵拥挤着热闹着,似在欢迎着他们的到来。
汤小小站定看时,大门外早站了一群迎接公主的人,丫环仆妇个个穿的光鲜,为首的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穿着显然像个古装电视剧中的地主员外。
“绿管家恭候公主圣驾。”
“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众人跪倒高呼千岁。透过跪在地上的一片黑头,汤小小看到一条宽阔的大路直通别墅内。两边长着高大的槐树。这时节结着绿绿的一串串的槐豆儿。
“都平身吧。绿管家先带我们进院休息一下,喝过茶我们看看。把客人们的客房都准备好。尤其要准备一间净室。”绿管家把齐姜的吩咐一字不落的记住,领着众人往里走。
才刚走几步,身后路上传来一声马蹄声。
“报!”一声高喊从身后传来。
汤小小回头看时,只见一匹马急驶而来,到得门前一个军侍从马上翻下来,拿着令旗跪在地上,“报公主,太皇太后病发,王上急召公主回宫。”
早上来的时候,汤小小还问过齐姜,说她娘病好多了,怎么这会又发作了呢?
齐姜一听急了,早上来的时候她去向母后问安的时候,母后还好好的,还说御医说了已经没什么大碍了,怎么这会又犯了呢。
“姬公子,小小,我有急事必须先行回宫了。这里有绿管家照顾,请随意。”齐姜说到这里,抬眼看着姬哙流露出不舍的表情。齐姜看了九九一眼,九九拉着绿管家走到一边说了什么,绿管家连连点头。
“快回去吧,我们自己会照顾自己,你不必费心。明天我们再回去。”
汤小了这些话,齐姜就匆匆告辞,带着九九骑马跟传旨官匆匆离去。
“公主的客人,小的自会尽心服侍,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小的。”绿管家慢声慢气地说。
“这绿野别墅你是当家人吗?”汤小小走在林荫道上,看着道路两边都是些平地,农作物,还有小屋。觉得像个农场的感觉。
“绿野别墅是公主的行宫。小的只是管家。一个奴才罢了。”绿管家的声音里透着谦卑。刚才九九对他说这两位公子里,那位瘦高美丽的公子是公主未来的驸马。所以他说话行事的时候,处处看着姬哙的表情行事。生怕一时不察得罪了去。
再往前走几步,是一片开阔的大花园,花园往东有一片宫殿。高轩大殿全是木制楼阁。几人走上去,汤小小抬头看时上面三个大字青藤园。
走进去果然园内走廊上到处都缠绕着粗大茂盛的绿藤。院子是青砖铺地,种着一些奇树,花倒是没有的。这齐姜公主真是与众不同,行宫没有脂粉气倒有英武之气。
“今晚两位公子就住在青藤园,姬公子住碧竹轩,汤公子住槐树苑吧。”
绿管家安排好,还没等他吩咐丫环仆妇服侍两位公子进去休息,快风早就领着几个内侍进碧竹轩布置去了。这作派看的绿管家一愣,好在他也是服侍公主的人,见过大世面的。看姬公子的人布置碧竹轩,就领着众人先进了槐树苑,虽说叫着这不同的名字,其实是这片院子相邻的两套房子。房子是套间。
进了房间,众人在外间坐下,绿萝自去内间铺床。
“休息一会,我带公子先四处看看呢,还是先吃晚饭?”
“趁他们收拾房子的时间,我们去四处看看吧。反正在马车上坐的难受,正好走走活动一下筋骨也好。活动好了回来正好吃饭,吃了饭就休息了。”
汤小小的建议姬哙当然是赞同的。
于是绿管家就领着他们到庄子里四处看看。
一路走来,汤小小不停地点头,这个绿野田庄就是不错,从绿野别墅出四边散居着村民,都是茅屋土墙,但家家院内有树,家家圈里有猪,他们也进院看到有村人在吃晚饭,饭桌上大多是红薯放上米的稀饭,也放了面水挺稠的。桌上大多有菜,只是油水寡淡了些。
“唠唠,”村妇唤猪吃食的声音。
哞!圈里耕牛一边反刍一边悠闲的叫着。
汪,汪,汪!狗儿撒着玩的在老人孩子们的脚下欢快的奔跑着。
夕光淡淡地从西天落下去,远远的看过去,一行人的脸上都渡上一层金色,连村子也笼在这片金色里,仿佛是童话里的世界了。村人满足平静的笑容又让人一时怀疑自己是不是进了桃花源仙境。
“世间便该是这个样子。”姬哙轻叹一声,没有杀戮,没有战争,没有权谋,这样的人间生活,原来世间真的是有。只可惜不在燕国。
“人们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天下太平,这便是你的政治追求是吗?”汤小小淡淡地问。
姬哙没有回答,只是往前走。
汤小小走在村子里注意到村民把用板车拉来的红薯都堆在院子里。
“他们怎么不把红薯窖起来?”汤小小问绿总管。
“哦,现在红薯刚发水份太大,要晾晒一下然后再在院子里挖个坑把红薯放进去填上土埋起来。”
“不对吧,不是要挖一个大坑,然后上面用玉米秸盖个顶留下一个窖门把红薯放进去的吗?”
汤小小惊讶,她在农村看见过农民窖红薯的办法,明明这样窖的,绿管家怎么说直接把土填上呢?
“你说的这种方法可行吗?我们这都是直接填土的?”绿管家吃惊,“难道你们燕国不是这样窖红薯的吗?”
汤小小当然不会说她不知道燕国是怎么窖的,她说的是二千年后的窖法。只是她一时有些吃惊,难道战国还没有发明那种窖法吗?
“你带我去看看你们的红薯坑?”汤小小让绿管家带她走进一家院子。
这家人刚吃了晚饭,正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趁着天还没黑透,坐着小板凳择红薯。一见绿管家领着一群人走进院子,看见为首的是两位衣着鲜亮的公子,就知道这来的是村子里传说的公主带来的贵客了,忙扔了红薯跪到地上磕头。
“不必拘礼,都起来吧。”汤小小摆摆手。
“带公子去看看你家挖的红薯窖。”
贵公子来他们家就是为了看红薯窖,村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既然绿管家吩咐了,为首的家长一个年约五十的老头忙爬起来,带着大家走到院子一角,指着一堆新鲜的泥土和旁边才挖好的一个坑说,“就在这里。”
一个并不规则的多边形的小坑,汤小小走下去,深度也到她的小腿,只是挖的面积大了些。
“你们就这样直接把红薯放进去吗?”汤小小不相信就挖这么浅。
“回公子,是的。”老头抖抖索索的说。
“你们家有多少红薯?”
“一亩多地吧。”
“那不是要收几千斤吗?”汤小小记得一亩红薯要收获几千斤的这个小坑根本不能装下。
“几千斤是没有的,也就一千多斤左右。”小老头回答的诚惶诚恐。
汤小小想想古代没有现代的化肥那些东西,亩产一千斤应该算是多的吧。
“那这个坑也装不完啊?“
“小老儿会再挖三四个这样的坑,等红薯晾晒掉水分就能装完了。”
“就这样直接装下去然后直接把土放上面吗?”
“然后再压实在一些。这样冬天就不会冻坏,再在上面铺一层麦草再盖一些土这样雪水就不容易渗进去了。”
“这样不是容易发芽吗?”
汤小小想到了这个实际的问题,把红薯埋到土里不发芽才怪。发芽的红薯可是有毒的,吃了会死人的。
“所以才要晾晒干一些再装进去,这样就不容易发芽了,到了春天早些起出来,发芽的红薯吃了人会生病的。”
看来这些村人也是知道发芽的红薯是不能吃的。汤小小点头。
“我们家乡也有红薯,但不是这样埋在坑里,而是窖藏的,平时吃起来和新鲜红薯没什么两样,可以保鲜到来年春天。”
真有这种好办法?老头子像听天书不敢相信,也不敢反驳只是傻傻站在那里。
绿管家是个有心的,冲着老头子说:“汤公子要教你一个窖鲜的法子,你不赶紧谢着点。”
老头忙趴在地上给汤小小磕头。磕的汤小小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燕国地处北方,并没有种红薯的。此时姬哙一听红薯能亩产一千斤,心里实在是欢喜,这种作物如此高产,种了可以解决那些地少的农民的口粮问题了。如果小小真有窖藏鲜红薯的办法,那真是太好了。
“是什么好办法,小兄弟说来听听。”姬哙有些等不急了。